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朱言 王珊珊 方伊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现场推进会在杭州召开。在推进会上,杭州余杭区小古城村成为现场考察点之一。
将金融助农落深落实
“在推进会上听到与会领导对小古城村的高度评价,我们非常开心,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时也非常荣幸,让农业银行的发展印记融入了村庄的蝶变足迹。”农业银行杭州市分行辖内良渚瓶窑支行行长方伊感慨地说。
在“千万工程”带动下,小古城村从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到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再到着力做好乡村振兴,其中的每一步,都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而农业银行良渚支行也步步相随,把乡村发展所需转化为自己的行动,真正将金融助农落深、落实。
三晶工艺玻璃是一家在小古城村土生土长的民营中小企业,从父辈传到了子辈。二代接班人陆琪宏说:“小微企业有时候无法满足信贷条件,但发展的脚步等不得,幸好农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给了我们转型升级的底气和勇气。”如今,三晶工艺已经成为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开发径山茶相关衍生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典范、共同富裕示范窗口”,余杭区启动“西部富美”三年行动,助力余杭西部五镇高质量发展。
为此,农业银行良渚支行专门组建了“西部富美”专项队伍,在村委班子的支持下,队长们带领队伍积极跑村入户。因余杭区的农村老百姓基本是傍晚及周末才有时间在家,良渚支行的惠农团队就利用这个时间段走进村里开展服务,力争一次上门、一次办结,保障农户在2个工作日-4个工作日内办妥贷款。截至9月末,该支行通过走村入户,成功为小古城村村民授信贷款1200万元。
近三年涉农贷款超千亿元
如今,以小古城为窗,可窥见杭州大地的山乡巨变、向美而行,见证“千万工程”带来的精彩蝶变。
近年来,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持续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进一步健全完善全行“服务三农”机制,专设乡村振兴金融部,由原先以县域支行服务“三农”为主向全行服务“三农”转变,创新了一系列新产品,如“农业龙头贷”“乡村振兴带头人”“富村贷”“美丽乡村贷”等,“三农”体系支撑逐步健全。各支行集中精力,通过重点客户攻坚,通过“盆景”遍地开花,打造全面突破的新局面。
如何打通金融服务“千万工程”最后一公里?农业银行杭州分行不断创新,不断树立起新的航标,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该分行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按照“小切口、大试点”工作思路,成功助力径山镇打造数字人民币示范镇。截至9月底,该分行已为全镇6000户村民预开了个人数字人民币账户,打造了12家数字人民币商户,利用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券的形式开展十余次数字人民币商圈活动,很好地拉动了径山镇村民的消费。
始终紧扣城乡一体化这条主线,“千万工程”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广大农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此过程中,农业银行杭州分行也在与时俱进,创新金融产品政策、加大金融供给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探索出具有杭州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数据显示,该分行近三年涉农贷款发放超千亿元,乡村建设贷款发放近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