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0月23日 > 总第605期 > B3 > 新闻内容
浙江海宁农商银行 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郭璐佳 陈冲

【农村金融时报】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海宁农商银行发挥本土金融机构服务优势,针对当前全市产业转型需求和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大金融“活水”灌溉力度,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共支持全市小微企业5390户,贷款余额381.87亿元,占全部贷款近七成。

通渠增氧 疏融资淤堵

该行合理布局全行19家支行、70个网点,形成覆盖全市服务网络,全力打造“十分钟普惠金融服务圈”。通过建立“一企三员”联络机制和“一流程一梳理”重塑机制,持续推进简化办贷流程、完善容缺机制、畅通线上渠道,实现最快3日内可完成授信审批、当天可完成放款。

在信贷供给上,该行通过调优信贷资源配置,将信贷资金尽数配置到普惠领域,签约小微企业新增3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项目,持续强化资金供给。

同时,该行出台“助企纾困十二项举措”“稳住经济大盘十项举措”等惠企政策,推动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续尽续往深里走,力破企业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为2367家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143.76亿元,为小微企业减免各项费用近8000万元。

精准滴灌 助小微成长

走访网格化,细化惠企颗粒度。该行深度参与全市“10万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划分全域数字金融网格,首创“扫地僧工作法”,近800名金融网格员扎根全市网格,对照数字清单、建立标准台账,高效开展百万市场主体走访,不断提升服务覆盖面。今年以来,已走访企业10126户,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客户928户,新增贷款金额58.54亿元。

产品定制化,增强供需契合度。该行将“产品研发”作为服务客户核心抓手,构建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差异化金融需求;自建数字小微平台,打造集客户画像、精准营销、网格管理、风险预警等多功能数字普惠大脑,汇集全行95%以上企业客户信息,实现金融供需精准匹配。

功能集成化,提升服务便利度。该行创新驻镇金融联络员、政银服务驿站等“政银合作”新模式,指派专员驻镇联合开展助企走访,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窗答疑,推动综合助企服务精准直达市场主体需求,搭配“浙企智管”小微企业“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以专员、专窗、专业平台“三个专”构建“政务+金融+数字化”政务金融服务新生态。

领潮兴海 润金融良田

为落实“双碳”目标要求,该行将绿色金融作为信贷投放重要战略方向,全省首创“光伏分期宝”业务,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助推绿色产业发展。截至9月末,绿色贷款余额40.98亿元,三年来新增37.45亿元。

嘉兴是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该行紧抓发展机遇,结合全市“415X”先进制造集群培育工程、“551X”工程项目重大战略行动名单、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强化科创企业评估分析,推出“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科创金融专属信贷产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有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抵押难问题。截至9月末,已支持科创企业590户,贷款余额106.31亿元。

针对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该行依托“链贷通”“订单E融”产品,深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实现金融服务由供应链核心企业向上下游企业辐射。目前已成功对接供应链9条,为79户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2.61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