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0月23日 > 总第605期 > B3 > 新闻内容
山东郓城农商银行 引“金融活水”助民富业兴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张炳琛

【农村金融时报】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来来往往的农机轰隆隆地忙碌着,田野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一幅幅秋收图景正在黄河两岸的田间地头铺开。而在这背后,一个个郓城农商银行助农惠企的“小故事”,折射出金融书写服务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小葡萄“串”起致富梦

“我们村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近680亩,以香、甜、脆著名,素有‘阳光玫瑰入口香、留唇三日味醇芳’之美誉,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村民收入也在逐年提高。”郓城县胡庄村的村主任胡宣峰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道:“从胡庄村合作社成立初期,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对接,对村委领办的合作社给予了100万元的贷款支持,作为发展葡萄产业的启动资金。后又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支持散户农户发展葡萄产业,我们村阳光玫瑰葡萄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支持。”

据介绍,在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该村紧紧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由省农科院牵头提供科技支持,引进高栏葡萄品种,注册了“绿源晶”商标,并向国家农业农村部申请获批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从“卖葡萄”转向“卖标准”“卖品牌”,逐渐形成了“科技引领+合作社+金融支持+特色文化”发展模式。如今,村内建设起了阳光玫瑰葡萄文化长廊、智慧化葡萄示范园、村史馆、戏曲舞台,并连年举办葡萄鉴赏大赛,每年吸引观光、采摘游客近万名,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郓城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利用该县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的优势,与郓城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对接,获取全县农业经营主体客户信息,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全产品营销。同时,该行在全县各乡镇召开普惠金融对接会,并与各乡镇、各村庄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一事一议”“一户一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各类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为324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1.25亿元。

庄稼地长出“金元宝”

“今年玉米收成非常好,在咱们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下,我又购买了崭新的联合收割机和几台玉米脱粒机,收割、脱粒的效率比去年大幅提高了。”看着绿油油的玉米杆上挂满了玉米果穗,王开庆忙得不亦乐乎,说没想到庄稼地里真就长出了“金元宝”。

王开庆是黄集乡三官庙村人,典型的“80后”新农人,9年前开始包地种粮,现在承包了近300亩土地,是周边有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为提高玉米收割效率,他决定购买新型的玉米收割机、脱粒机,但因前期购买种子、化肥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后劲不足。正当他为此发愁之际,郓城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在开展重点客户掐尖走访工作时了解到了王开庆的情况,及时跟进对接,仅用一天时间,便将20万元的信贷资金送到他的手中。

为支持“三秋”生产,郓城农商银行提前谋划,结合“四张清单”对接情况,利用“大调研、大走访、大营销”专项活动,组织各支行和客户经理积极对接辖内农机公司、种植大户、农资商户,根据客户资金需求和经营情况,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家庭亲情贷”等信贷产品,同时搭配手机银行、聚合支付收款码等产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为百姓秋收工作保驾护航。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454户、金额2.84亿元;“创业担保贷”2475户、金额4.45亿元;“家庭亲情贷”16275户、金额40.19亿元。

千亩梨园“硕果丰”

走进黄泥冈镇西营村千亩梨园内,在郁郁葱葱的树枝间,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果子,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望着家里的秋月梨大丰收,程伟峰不禁喜笑颜开。

“多亏了郓城农商银行一直以来的支持,每当遇到资金难题时,他们总能及时‘雪中送炭’,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秋月梨种植大户程伟峰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2017年是程伟峰种植秋月梨的第一年,由于承包土地、购买化肥农药时占用了大量资金,后续雇佣工人、更换设备便让他倍感压力。郓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开展驻点办公工作时了解到程伟峰的资金需求,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很快为其发放了40万元的信贷资金,解了他当年的“燃眉之急”。在农商银行的支持帮助下,程伟峰进设备、买农资,终于在2022年喜获丰收,种植的秋月梨在附近一炮而红。

由于程伟峰信用好、人能干,这两年,郓城农商银行又陆续向他发放了8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帮助他扩大种植面积、升级改造设备,规模也由最初的500多亩发展到了1580亩,还间接为附近村民提供了10余个工作岗位。

近年来,郓城农商银行以聚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依托客户经理“驻村金融服务员”资源优势,严格落实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针对辖内农户实际情况,主动上门提供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共计开展驻点办公8291次。此外,该行还组建了39支“红马甲”金融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上门为客户办理业务1.82万笔,使广大百姓足不出村、足不出田就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