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0月23日 > 总第605期 > B1 > 新闻内容
让金融之“花”绽放在乡村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纪琛

【农村金融时报】

——湖北鄂州农商银行公友支行支持乡村振兴纪实

驱车行驶在湖北鄂州市涂家垴镇,远处山丘和湖面相连,路边花团锦簇,宛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这里湖山环抱,远离市区,没有满目琳琅的商场,也没有机器轰鸣的工业园,一条横穿而过的小街,满足着附近十几个村的日常所需。“蓝莓基地”“孵化农场”“稀土提炼厂”……

近年来,在涂家垴镇这个偏远乡镇里也长出了“金疙瘩”。湖北鄂州农商银行公友支行结合乡村发展实际,通过培育特色人才、扶持特色产业、优化特色服务,积极探索业务发展新思路,用有力的行动践行着“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使命。截至8月末,该支行存款净增4690万元,微贷净增3023万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88%。

打造特色队伍

培育业务发展“新鲜苗”

“在农区开展业务,人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但我们支行现在的特点就是营销主力年龄偏大。”该支行行长刘文峰说。支行现有2名客户经理,年龄均在50岁以上。新调来的年轻员工大多在柜面工作,如果不是本地人,人员流动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随着业务的发展,“青黄不接”的矛盾日益凸显。

行内各类展业平台电子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新平台、新设备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员工在业务办理速度上占据天然优势;老员工则更熟悉本土人文环境、精通业务知识,在业务营销上能力更强。公友支行实行“新老结合”划片营销,由老员工和年轻员工组队共同承包片区的金融服务,加强存款、贷款、电子银行产品营销。“标准的普通话在乡亲们面前就是‘外来口音’,地道的方言反而更容易赢得客户好感,尤其是本地农户更是如此。前辈们客户资源多、人脉关系广,我们则对设备更熟、操作更快,一起走访就是‘强强联合’,办起业务又多又快。”青年员工朱鹏说。

将速度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既提高了营销效率,又加快了办理速度,对客户而言,服务体验得到了提高;对支行而言,客户资源和工作经验得到了传承。今年上半年,老员工们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陈贤梅个人揽储1200万元,贺新辉营销微贷1458万元;而“生力军”也开始崭露头角——朱鹏个人揽储305万元,刘谦获评“2023年春天行动‘电银之星’”。

扶持特色产业

栽好乡村振兴“摇钱树”

涂家垴镇以旅游辅农、以农产助游,引进白龙、碧绿、莓果公社三家企业建设万亩蓝莓基地,将其打造成为本地独具特色的亮丽名片。“种植蓝莓树、开辟采摘园是第一步,后期还将继续拓展蓝莓酱、蓝莓酒等加工产业链。”莓果公社总经理柯进满怀憧憬地说。

2020年7月,在外经商的柯进回乡创业,流转土地300余亩,投资建立集蓝莓采摘、田园观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由于蓝莓品质好,去年首次开放果园便被采摘一空,但随着蓝莓果树产量逐年提升,以及后期加工产业链的拓展,建设用于储藏保鲜的冷库成为当务之急。但采摘园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较长,现在急需资金,又没有充足的抵押物,柯进面露难色。

公友支行长期关注本地产业发展动向,莓果公社虽为“后起之秀”,但因其产出的蓝莓品质卓越,客源充足稳定,企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捕捉到企业资金需求后,该支行第一时间上门对接,通过“信用+抵押”的组合方式先后两次为企业提供120万元贷款资金用于冷库及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与制造业、服务业不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要有天时、地利,更需要资金的精准扶持。我们坚持立足本土,深耕辖区,像莓果公社这样带动就业、反哺村民的优质企业是农商银行重点扶持的对象。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机制优势、产品优势和服务优势,帮助发展前景佳、经营状况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破除‘不匹配’‘不适合’的申贷屏障。”刘文峰说。今年以来,公友支行累计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户,发放涉农贷款2663万元。

做优特色服务

施加企业增产“有机肥”

王总是涂家垴镇本地人,先前在外地从事多年的金属冶炼技术研发工作,回乡后创办了一家主营稀土元素提纯和合成金属加工的科技型企业,经营一直比较稳定。今年年初,公友支行通过银企对接关注到这家A级纳税企业,于是上门走访开展深入调查。该公司通过批量购入富含稀土元素的矿石,运用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提纯加工,制成金属锭或者合金材料对外销售。公司销售渠道稳定、产能充足、回款周期短,但规模却一直不见扩大。

“也不是不想做大,销路没问题,关键是进货资金的规模决定了我们的生产规模。”王总说。该支行上门多次后,他终于道出心中的担忧:“之前不是没想过贷款,但是我们有时款项要得急,手续又麻烦,而且用不了多久就要还,好多银行谈着谈着就不了了之了,我们也就没再做这个指望。”

知道他的顾虑后,该支行为他量身打造了组合融资方案,不出三天贷款便到账了,他第一次感受到贷款的便利和快捷,感叹道:“‘纳税快贷’确实‘快’,‘房易融’也确实‘易’,这下我扩大生产规模的底气就足了。”类似的自主创业公司,还有从事孵化技术的湖北康健禽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武昌鱼深加工的鄂州市盛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他们因不了解贷款政策或对贷款心有顾忌,想要扩产却又缺乏资金。公友支行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查,普及金融知识,瞄准企业增长瓶颈,贴心定制融资方案,化解企业对贷款的“心结”,帮助企业踏出规模增长的“第一步”。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鄂州农商银行公友支行汇众力、集众智,立足本土、深耕农区,将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传递到每个角落,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让普惠金融之“花”开满了乡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