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陶维旭
【农村金融时报】
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推动民营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农行甘肃白银分行立足白银市“产业提质、科技突破、项目攻坚、绿色赋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抓实民营企业贷款投放,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硬核”优势。
截至今年8月末,农行白银市分行累计投放各项贷款57.22亿元,比年初净增25.54亿元,累放和净增均居当地四大行第一位。其中,新材料制造、新能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民营经济领域贷款增量排名甘肃省农行系统前列。
为确保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民营企业,农行白银分行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民营企业“白名单”,成立“一把手”牵头营销团队,加强前中后台协调联动,针对上市公司、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微企业等民营企业,量身定制专属信贷方案,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体系,激发民企活力,释放发展动能。
靖远高能环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是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综合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的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得知公司技术升级转型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农行靖远县支行迅速上门对接,摸清项目融资需求,报请白银分行支持。在省市县三级行力挺下,通过上市公司担保、固定资产抵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多种增信方式,该公司获得1.76亿元授信。
据公司总经理李烨炜介绍,靖远高能冶炼废渣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及产业优化(二期项目)总投资高达2.5亿元,对县域民营企业来说,资金压力非常大,农行想尽一切办法给足信贷政策,9600万元五年期固定资产贷款补齐了项目资金缺口,800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保障了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和正常生产经营。
“在农行大力支持下,今年公司标准危废处置利用量将超过12万吨,对粗铅和冰铜再提炼的深加工技术已经全线应用,主营业务收入目标15亿元,而利润也会实现倍增。”李烨炜说。
农行白银分行精准挖掘专业市场、园区、产业链等重点民营企业及纳税A、B级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围绕白银市有色金属、煤炭运储、循环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关键产业,提供多元化结算和投融资服务。该行坚持每年按照可比同业最大的融资增量、总量满足市场所需,助力产业升级转型,仅科创企业贷款今年就净增18.2亿元,排名全省农行系统第一。
甘肃品高食品有限公司由甘肃省政府招商引资入驻白银市景泰县,是大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对外猪肉进出口贸易企业。为了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体系,该公司在已有8条生猪屠宰分割及肉制品加工生产线的基础上,再投入7000万元新建中央厨房项目,增加肉类熟食深加工生产线。在获悉该公司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后,农行景泰县支行第一时间宣介农行支农政策和信贷产品,与公司磋商最优融资方案,达成6000万元授信合作。
“有了农行提供的充足资金,中央厨房今年11月份可以实现投产。”该公司董事长郝为成介绍,目前,该公司年处理60多万头生猪,开设线下“品高肉铺”直营店180多家,经营收入超过20亿元,中央厨房投产后增加产值将不低于4亿元。
在配套金融服务方面,农行景泰县支行为该公司及门店开立对公账户236户,并上线了农行商户系统。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带动就业近1500人,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农行还提供工资代发服务。
为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该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组建“服务小微企业”突击团队,以“科技易贷”“电费e贷”“税接e贷”“纳税e贷”“结算e贷”“抵押e贷”等线上产品为抓手,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上的“后顾之忧”。截至8月末,线上小微贷款余额2.64亿元,较年初净增0.75亿元,成为全省农行系统中唯一实现线上新产品全面突破的分行。
此外,农行白银分行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通过创新授信思路、主动降低利率、减免收费等一系列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对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打出延长贷款期限、推广无还本续贷等组合拳,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