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0月09日 > 总第603期 > B1 > 新闻内容
“小杂粮”变致富“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山西广灵农商银行全力支持地方农业“特”“优”产业发展

广灵小米、广灵瓜子、广灵豆腐干……提起家乡特产,山西广灵的老百姓都是一脸自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广灵特产”受到消费者青睐,这背后离不开广灵农商银行为支持地方农业“特”“优”产业发展所做的努力。该行通过信贷支持,积极助力地方农业产业打好“高效、特色、品牌”三张牌,在让谷子、黍子、玉米、莜麦、荞麦、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成为农民致富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的同时,也让众多“广灵特产”声名远扬,不仅成为“大同好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帮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广灵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行把支持特色农产业发展作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组织广大客户经理对全县8个乡镇129个村进行了整村授信,召开“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现场会118场,农户信息累计建档14344户,评级授信12371户,授信金额30199.77万元。截至目前,该行累计为358户小杂粮种植、加工户发放涉农贷款2.03亿元。通过信贷支持改善种植条件、延长产业链条、提升杂粮品牌等举措,不断做大做强县域杂粮种植。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全县杂粮种植面积已突破20万亩。

“广灵县农商银行开展的整村授信,为我们送上小杂粮种植的‘备付金’,手续简单,随用随贷,解决了我购买种子、化肥、浇地等相关费用。去年种植8亩谷子,打了3200多斤小米卖了3万多元。我从心眼儿里感谢农商银行。”广灵县宜兴乡南房村村民刘德荣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在积极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的同时,该行加速构建杂粮加工业体系。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全力推进杂粮产业提档升级;利用流动宣传车,深入乡村开展流动式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贷款产品宣传,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相关的金融服务;不断创新信贷模式,优化信贷服务,推出了“农易贷”“商易贷”“惠农贷”等系列信贷产品,为涉农企业及种植户开通“绿色通道”,阳光办贷;简化办贷手续,实行调查快、审批快、放款快“三快”措施,让农户随到随办、快审快放,缩短贷款审查时间,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确保不误农时。

山西立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集合了食品生产、食品销售、住宿服务、餐饮服务、谷物种植、谷物销售等多种经营范围的民营企业,生产加工的小米、杂粮在京、津、冀及全国各大城市都有销售,带动了周边300多户427人增收致富。该公司总经理陈全进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在种植、收购、加工等方面缺少资金,广灵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调研,在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担保方式为该企业法人贷款200万元,确保了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和粮食稳定生产,同时也间接带动了和公司合作的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大县域小杂粮品牌培育推广力度,该行充分利用信贷杠杆的调节功能,引导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大力推动“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也达20多个。东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灵农商银行信贷重点支持的民营企业,2017年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广灵县第一家上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该企业产品“东方亮”小米还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特供产品。目前,广灵县以“东方亮”小米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为当地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

上述广灵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坚持回归实体本源,聚焦主责主业,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坚持支农支小、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持续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在满足传统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围绕全方位、立体式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需求,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丰富的金融供给,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