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累计向巴中投放各类贷款逾220亿元
位于四川东北部的巴中市,是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十四五”以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围绕巴中作为“川陕革命老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聚焦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8月末,该分行累计向巴中投放各类贷款逾220亿元,在巴中各项贷款余额达305亿元,为助推巴中革命老区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深耕主责主业
守护革命老区“大粮仓”
眼下,正是水稻收割的黄金时节。在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稻田一片金黄,技术人员正驾驶收割机在稻田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一气呵成,一派丰收景象。
“机器十多分钟就可以收割一亩,相当于三个人一天的工作量,效率真高!”村民张大爷和老伴站在田坎上,看着收割机不到一小时就将家里的3亩水稻收割完毕后,高兴地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张大爷口中的高效率得益于巴州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该项目正是农发行四川省分行支持的重点项目。
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全力服务粮食安全,该分行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油收购、农地综合整治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粮食亩产增产。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该分行累计向巴中投放粮油贷款近8亿元,支持购销轮换粮油约2500万公斤,全力保障粮食收储资金;投放高标准农田及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贷款近60亿元,支持巴中新建高标准农田29.26万亩,新增耕地面积1.93万亩;积极支持巴中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投放粮食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贷款1.21亿元,支持园区实现粮食收购、储备、物流、加工、贸易一体化。
强化基础建设
促进城乡发展“大融合”
“现在的小区绿化、景观都很到位,卫生有人打扫、安全有人管护,环境好太多了。”提起家乡变化,家住巴中恩阳魁字湾片区的居民张先生感慨最多的还是居住环境的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圆了我们老百姓的宜居梦。”
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一头连着民心,一头连着发展。本着“补短板、强弱项”原则,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主动作为、靠前发力、精准对接,“量体裁衣”定制融资方案,为解决紧连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按下快捷键。
近年来,该分行在农村人居环境、农村路网、水利、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先后向巴中投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130余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公路、景区配套等52余个重点项目,新建农村公路317公里,改造老旧小区约1200万平方米,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
提升长江上游“高颜值”
初秋时节,沿着巴河河堤漫步,两岸步道整洁、绿草如茵,一副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巴河的蝶变灵动了巴城,沿岸百姓正享受“生态红利”。“感觉巴河水污染治理成效非常明显,过去常有污水排放,现在却是水清岸绿,每天散步感到非常舒适。”河边散步的市民朱女士笑着对记者说。
巴河既是巴中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全市饮用水源的重要取水地,其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得以实施同样离不开农发行四川省分行5.5亿元信贷资金的支持,这也是该分行支持众多民生项目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该分行全力支持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先后向巴中投放水利建设贷款近25亿元,支持南江红鱼洞、通江青峪口、黄石盘等10个重点水利建设工程;投放国储林贷款11亿元,支持巴中新增林木面积36万亩;投放水环境治理贷款近60亿元,支持巴河流域综合治理、高明湖经济带建设、平昌县水环境综合整治等20余个项目。
聚焦产业发展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政策性金融义不容辞的责任。”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十四五’以来,我行以巴中农业优势资源为依托,聚焦肉牛、黄羊、茶叶、银耳、中药材、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发展,投放产业类贷款近60亿元,支持建设南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浙川东西部协作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恩阳区中药材生态种植园等高标准产业园区10个,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同时还投放小微企业贷款1亿元,支持巴中胡婆婆食品、秦巴茗兰茶叶、天香花椒等12户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助力‘巴中产、巴中造’优质农产品走出老区,促进百姓增收致富。”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信贷支持的巴中文旅产业项目 农发行巴中分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