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服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助力龙江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累计投放绿色贷款74.3亿元,支持绿色信贷项目170个,全力支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龙江。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全面落实人民银行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要求,积极探索推广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绿色权益担保方式,累计向绿色生物医药产业、生态环境修复、湖泊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1.8亿元,加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信贷投放,提升绿色金融质效;全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加大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体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支持力度;围绕农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支持力度;围绕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持续加大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支持力度,助力龙江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地。
“绿色银行”树品牌
在鸡西市,近日随着两笔共计7300万元绿色贷款的投放,不但有效解决了当地小微绿色产业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并将新增耕地面积307.6公顷,新增耕地粮食产能7160.9吨。这是农发行鸡西市虎林市支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理念,推动地区绿色金融持续向好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该支行继去年绿色贷款余额达到7580万元,增幅47.54%,喜获2022年度农发行系统首家“碳中和”认证支行荣誉后,今年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存量绿色信贷余额增至1.463亿元,较年初增幅93.01%。
“我行结合虎林市特有资源禀赋,将支持地方绿色产业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预计年内将继续投放绿色贷款6000万元,重点支持投向为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绿色食品、生态农业等领域。”农发行虎林市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上述负责人介绍,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该支行积极向贷款企业及上下游客户宣讲绿色环保理念,推广使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网络金融”公众号、银企直联系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便捷功能,推动金融服务便捷化、绿色化;依托运营大集中综合前端系统、综合办公平台推行无纸化办公;在移动办公领域,充分利用好农发智勤App、农发差旅App、农发e学院等平台,实现文件阅览、差旅报销、线上培训与考试等线上功能;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主动对接辖内绿色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企业,掌握企业融资需求,营销绿色金融产品,为当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在大庆市林甸县,为实现通过低碳方式改善当地供热环境,农发行大庆市林甸县支行近日成功投放3.42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林甸县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实施集中供汽,余热可生产电力并进行销售。项目总投资6.3亿元,占地面积9.7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388.6万平方米,供热能力500万平方米,由2台150t/h高压、高温蒸汽锅炉以及2台B25MW汽轮发电机组配套而成。
农发行林甸县支行获悉项目融资需求后,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及时掌握基本情况,主动上门贴身服务,满足客户差异化融资融智需求,并密切联系上级行取得支持指导,省、市、县三级联动,前、中、后台多部门协同合作,全力优化办贷流程,加速贷款审批,顺利实现贷款投放。
截至目前,该支行累计授信5.04亿元支持林甸县热电联产项目,已完成投放3.42亿元,为项目按期建设“贷”去“及时雨”,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保护地区生态环境提供了政策性金融支持。
目前该项目两台蒸汽锅炉水压已顺利调试成功,9月中旬开展锅炉分系统调试,预计10月份正式设备启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农林废弃物可再生能源循环利用,有效解决城区多年以来分散供热和小锅炉供暖差的问题,提升集中供热效能,避免城镇污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能源产业政策,产生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
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美誉,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近年来,农发行伊春市分行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业务发展全局,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重点项目落实落地,不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近两年来,该分行在林下种植和养殖、清洁能源余热回收、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绿色生态养殖等领域累计投放绿色贷款11.85亿元。
“我行将落实落细各项绿色信贷政策,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引导资金精准支持‘三农’领域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行稳致远。”该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农发行伊春市分行支持的绿色信贷项目 农发行伊春市分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