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9月18日 > 总第601期 > B3 > 新闻内容
【现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翁运宇 邓海仙 余文华 摄影报道

【农村金融时报】

灵山县伯劳镇位于广西钦州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核心位置,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优势,当地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苗木产业,玉兰花、果苗、中药材等种植资源丰富,已成为伯劳镇农户增收创收新产业、新路子。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资金需求,进一步推进当地苗木种植、销售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灵山农信社结合“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点量身定制推出“苗木贷”特色信贷产品,并充分利用桂盛富民平台的优势,加快贷款审批及投放效率,有效解决农户担保难、融资贵等问题,让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多样化。

“我这里种植有荔枝、龙眼、沃柑等果树和牛大力、三杈苦等中药材苗木品种……”灵山县伯劳镇绿林木苗场负责人黄大哥一边托着木苗一边热情地与灵山农信社的金融专员交谈。

据了解,黄大哥的苗木场位于伯劳镇埤肚村委会,主要从事果苗、城镇绿化苗、经济林苗等种植和销售,但由于苗木生产周期长、投入大等原因,从今年初开始黄大哥就面临了极大的资金压力,前几天他从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处了解到“苗木贷”,起初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去申请,没想到灵山农信社当即受理,在现场录入信息后,不到10分钟,申请的3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一下子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你们服务好,审批又快,有了这笔资金支持,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可以放心种植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黄大哥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

据介绍,近两年来,灵山农信社累计投放“苗木贷”2.23亿元,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累计投放金额6329万元,有力支持当地多种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助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图为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到苗场了解果苗生长情况。

■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翁运宇 邓海仙 余文华 摄影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