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杨莹
【农村金融时报】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也是全国首批8个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地市之一。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湖州管理部带领全市农商银行系统坚持“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理念,扛起地方金融排头兵担当,发挥独特优势资源,以产品创新、绿色信用、数字赋能等举措驱动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末,湖州农商银行系统已发放绿色贷款65823户,贷款金额567亿元,较年初新增122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达27%。
以“产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湖州农商银行系统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需求,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了绿地贷、碳效贷、GEP贷、绿色工厂贷、林业碳汇系列贷、湿地碳汇系列贷等丰富的绿色信贷产品,覆盖生产、收储、消费各环节,助力绿色低碳与信贷供给融合发展。
以“绿色信用”驱动社会治理。湖州农商银行系统全面开展“绿色信用体系”创建评定工作,以“绿色信用”为理念,以“绿色生活”为出发点,以“生态绿币”为基础,将绿色信用融入传统普惠金融,使绿色普惠金融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树立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良好口碑。辖内安吉农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参与起草发布了湖州市地方标准《银行信贷碳排放核算通则》,其“两山绿币”体系已吸纳客户37万人,绿币值累计超过6605万积分。
以“数字赋能”驱动效能提升。湖州农商银行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高效便捷地进行信息采集与共享,为小微企业、“三农”群体建立碳账户等“绿色身份”。运用湖州市“数智绿金”平台,开展企业客户碳核算,通过“智能推荐”开辟绿色普惠线上“快贷”模式。辖内南浔农商银行推出“绿色家居贷”,根据南浔区企业在“绿贷通”平台中的社会公共信息数据ESG认定评价结果,将企业评分结果分类为浅绿、中绿、深绿,并给予不同的贷款利率和授信额度,助力木业企业绿色转型,已累计支持377户企业,投放绿色信贷资金12.33亿元。
接下来,湖州农商银行系统将持续助力绿色金融改革,积极实践、总结经验、加快创新,大力推动绿色普惠融合之路走深走实,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