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9月18日 > 总第601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阿坝州分行 以“政策性金融之笔”绘就“净土阿坝”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柯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四川省阿坝州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需求,紧跟阿坝州经济建设需要,不断拓宽信贷服务领域、提升金融服务层次,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为保障地方粮油储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浇灌实体经济发展、润泽文旅行业提档升级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数据显示,该分行十年来累计投放贷款约36亿元,其中“十四五”以来投放超17亿元。截至2023年8月末,该分行贷款余额达24.61亿元,较十年前增长3.5倍,贷款年均增速16.32%。

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助力高原粮仓更有保障

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的阿坝九寨沟国家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全州最大的粮油储备仓库正热火朝天地对大米进行轮换。公司杨经理说:“一直以来,都是农发行支持我们完成储备粮的建库、轮换等,在地震、泥石流等紧要关头这些储备粮油便要起到重要作用。”

对九寨沟国家粮油储备库的支持仅是农发行阿坝州分行保障地方粮油安全的一个缩影,全州13个市县共14个粮油储备企业均是该分行服务对象,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7年“8.8”九寨沟地震、2022年“6.10”马尔康地震中储备的粮油为支援灾区、稳定民心起到了关键作用。

阿坝州作为粮食销区,该分行始终把政策性粮油资金的供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足额保障全州粮油储备企业落实省、州、县粮油储备轮换资金需要。十年来,该分行累放粮油类贷款约2亿元。目前,支持全州建立粮油库存近44000吨,全力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提振资源禀赋“底气” 助势特色产业更加兴旺

7月的川西高原,万亩玫瑰争相盛放,为防止花香被毒辣的阳光暴晒影响玫瑰花品质,玫瑰花种植户们从凌晨4点便开始着手采摘,太阳初升已收获满满。靠着技术帮扶以及对玫瑰的精心管护,喻福良家成为了当地亩产值最高的种植“达人”。

“通过公司教我们的种植技术,花的产量越来越高,一株可以摘到二三十朵,公司对玫瑰花每斤6到8元也做到了全部收购。”喻福良高兴地说:“过去我们地里只能种点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年轻人外出打工,现在种上了玫瑰,去年卖花就收入了4万多元,今年花的品质上去了,收入肯定比去年还要高咧!”

朵朵盛开的玫瑰承载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也是农发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大“切入点”。2019年至今,农发行阿坝州分行紧扣小金县清多香公司收购资金需求,不间断保障企业季节性收购续贷,已累计发放玫瑰鲜花收购款1000万元。据悉,该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玫瑰种植业,吸引农户加入合作社。除支持玫瑰花种植外,该分行还通过支持牦牛肉、奶、矿泉水等产业链发展,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的路子。十年来,该分行以7亿元金融“活水”灌溉着产业发展,也滋养着群众致富的梦想。

增添全域旅游“底蕴” 助战生态名片更加靓丽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山峦叠嶂的九顶山下有着中国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和羌文化核心保护区——茂县。每天早晨9点,茂县中国古羌城的开城仪式让外地游客沉浸式地感受到了古羌族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也让羌文化以新业态得以发扬。“古羌城建好后,不用再外出务工了,上午参加了展演下午还有时间把家里的脆李、枇杷拿到市场上去出售,既锻炼了身体还补贴了家用。”参加演出的王大爷说。

得益于农发行阿坝州分行的贷款支持,古羌城项目突破了“门票经济”发展瓶颈,以此带动的住宿、餐饮、娱乐、会务接待等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就业增收问题,也成为了茂县乃至整个九环线旅游中段旅游产业发展新增长点。

不仅如此,该分行紧跟“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建设,累计投放6亿元支持了九寨沟漳扎镇国际生态旅游魅力小镇、古尔沟温泉小镇建设、小金斯古拉文化城等8个项目。

擦亮民生保障“底色” 助推城乡面貌更加美丽

碧波粼粼,绿植茵茵,九寨沟县白水江两岸的游步道上,三两行人说笑着散步,呈现出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这样的场景让人难以联想到,这与几年前因频繁滑坡、坍塌和泥石流导致泥沙堆积、河水浑浊竟是同一条河。

在九寨沟县域河道治理项目得以有序推进的华丽蝶变背后,离不开农发行阿坝州分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河道两岸水土流失逐渐减少,岸线稳定得到有效保证,城镇和乡村驻地抗险避灾能力持续提高;沿河生态环境得到美化,旅游沿线的风景质量不断提升,“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治理愿景得以实现。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里凝聚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积极作为,数据是最好的见证。据统计,十年来,农发行阿坝州分行累计向九寨、汶川、松潘、茂县、黑水、马尔康等地投放基础设施贷款约18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寄宿制小学、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助力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向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杨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