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9月11日 > 总第600期 > B2 > 新闻内容
服务有方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湖北通山农商银行通羊支行 为“首贷户”开辟绿色通道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陈新华报道 “今天我们能获得‘通山县红色物业示范小区’荣誉称号,也有农商银行的一份功劳。”近日,湖北万佳智敏物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阚先生表示。

据悉,湖北万佳智敏物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业务,近年刚接管通山县裕融城小区综合物业服务工作。为给业主们打造更好的人居环境,阚先生打算添置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电动车充电棚等设备,但苦于资金短缺,部分项目难以收尾。湖北通山农商银行通羊支行行长华强在“金融大授信”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公司,指导其进行资料整理,仅用2个工作日为公司发放20万元贷款。

近年来,通山农商银行通羊支行结合“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多项制度,开辟“首贷”绿色通道,积极推动首贷户发展工作。今年以来,该支行服务首贷客户57户、金额2192万元。
 

山西孝义农商银行 多措并举推动支农惠农向纵深发展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任海荣报道 今年以来,山西孝义农商银行通过网格融合、特色活动以及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精耕细作农村“责任田”,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该行将金融服务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深度融合,推进信用建设,积极推动农民群体的用信率,让农民通过“整村授信”活动走上致富的道路;坚持“资金需求早调查、支持措施早制定、资金发放早到位”的原则,全面摸清辖内农户资信状况、农贷需求;坚持“下乡调研、现场办公、阳光作业”的工作原则,克服人员少、地域分散、工作量大的现实困难,由班子成员带队,与客户经理一起逐村逐户了解资信情况,对辖区信用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为农户提供信贷咨询服务;成立金融服务队,帮助农户理好财,算好账,投好资,进一步克服农民贷款投放额小利薄、户散工作量大的畏难情绪,切实解决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的问题,上下齐动、多策并举推动“支农惠农工作”向纵深发展。
 

江苏江都农商银行 首笔数字人民币慈善捐款落地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朱敏报道 近日,江苏省江都农商银行向扬州市江都区红十字会捐赠人民币20万元,定向用于支持江都区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和博爱家园社区(村)活动经费、应急救护培训等各项工作。本次捐赠的款项通过数字人民币形式,汇入扬州市江都区红十会数字钱包中,实现江都区首笔慈善领域数字人民币捐款场景的成功落地,是促进慈善领域融入数字化转型时代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对数字化应用创造社会价值的又一次探索。通过数字人民币捐款,款项实时点对点到账,不仅方便快捷,也为公益捐款资金监管提供了新路径。下一步,江都农商银行将坚定不移践行“数字人民币+”战略,以“数字+”思维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做实场景、做活应用、做优创新,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助力江都区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湖北郧西农商银行 微贷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董作磊 徐兴亮报道 今年以来,湖北郧西农商银行湖北口支行紧盯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用好用活创业贴息贷利好政策,延伸服务触角,满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趟出微贷支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增收之路。截至目前,该行湖北口支行各项贷款余额1.24亿元,其中微贷余额9143万元,较年初净增2950万元,微贷户数净增158户。在精准对接拓客户方面,该行通过派驻“金融村官”,发挥村委联络员及金融村官送政策上门双向作用,打通信息联络共享渠道,每周深入驻点村,在村两委配合下,走进田间地头和经营一线,为农户和创业者普及信贷产品知识,引导农户利用现有优惠政策扩大种植规模,快速增产增收。
 

福建霞浦农信联社 积极落实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贷款

本报讯 记者陈衍水 通讯员徐宏杰报道 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县域小微企业提质发展,近日,霞浦农信联社成功为福建省霞浦县某茶业有限公司发放首笔第二期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60万元。

据悉,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份,厂房占地面积450平方米,主要从事茶叶种植、精制茶加工等。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绿色环保,诚信惠民”的企业宗旨,将传统茶叶制造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茶制品。

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市场需求增加,该公司急需一笔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规模。霞浦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公司负责人,进入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并及时为该公司发放“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60万元,年利率低至3.10%。

“随着前几个月茶叶加工高峰期的结束,今年我们做的茶叶供不应求,销量十分火爆。但目前我们生产线还存在产能不足的情况,此次打算新增加一条生产线,同时更新设备和厂房。很感谢霞浦农信联社,让我们及时地享受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真是效率高、速度快、服务好!”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截至7月末,霞浦农信联社已发放第一期提质增产争效贷款共17笔,金额达191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