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9月11日 > 总第600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西尧都农商银行 为尧乡大地浇灌金融活水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短短4、5年时间,山西尧都区县底镇马鹏的药材种植面积从100亩发展到近900亩,现在又建成了加工厂,形成了药材种植产、加、销一体化。时间不长,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马鹏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这多亏了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

5年前,马鹏偶然听人说起市场上对生地等药材的需求较大,立即想到自己的家乡尧都区县底镇有着种植生地的天然土壤,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意识到致富机会来了。可当他准备种植药材时,“无种植经验、无启动资金、无承包土地”的“三无”难题摆在了面前。

“最主要的是没有启动资金,把家里面‘压箱底’的钱拿出来也不够。” 当马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农商银行咨询时,工作人员当即就跟着他实地调查生地种植前景,一番测算后根据马鹏的经营需求为其匹配了8万元的“药材贷”。

买种子、包土地、雇工人、联系销路……资金到账后,马鹏一刻不停,不是向周边乡镇的药材种植大户学习取经,就是联系种植专家实地指导,或者是一头扎在地里研究怎样让生地长势更好。成熟的药材不出地头就被加工商抢购一空。在尧都农商银行持续的信贷支持下,马鹏的药材事业越做越大。建起加工厂后,又为50多位“留守老人”创造了收入来源。他的经历也鼓舞着更多的村民从事药材种植、加工,而马鹏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他们的“创业导师”。平时在他的厂子里时常能遇到上门讨教种植经验的乡亲们,他总是不厌其烦、倾囊相授。“我要向农商银行帮助我一样,帮助周围有致富梦想的乡亲们,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马鹏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振兴乡村产业,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支农模式转变,尧都农商银行早在2019年就根据辖内产业特点,推出果农贷、蔬菜贷、金粮贷、药材贷、苗木贷等5大类12款“惠农”特色系列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惠农”系列贷款产品以利率低、期限灵活、担保方式多样的优势,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不同贷款主体的信贷需求,让农户迅速选中适合自己的信贷产品,尧都农商银行不断创新信贷产品。该行信贷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李慧告诉记者:“根据群众实际需要,我们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惠农’系列贷款产品,并创新推出‘整村授信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简化办贷流程,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落实免除反担保、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充分满足群众的信贷需求。”

为了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该行深入践行“乡村振兴主办行”责任担当,聚焦产业振兴、农户致富、金融惠民、政策宣讲等关键环节,以网点、村委会及金融综合服务站为服务平台,持续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农户信用评价标准,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定方法,帮助村民找路子、解难题,实现了各项业务与乡村振兴有效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4.73亿元,增幅4.43%。

同时,该行着力支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跟进省市级重点项目,有序拓展政务客户群体,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行累计支持重点项目67个,金额88.48亿元;新投放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贷款1.6亿元。

尧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牢记农村金融主力军初心使命,践行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责任担当,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更强大的政策支持、更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做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排头兵、乡村振兴主办行,用实际行动扛起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农商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