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24日 > 总第593期 > B3 > 新闻内容
福建长乐农商银行 “三个聚焦”铺就新览村蘑菇产业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陈文琴

【农村金融时报】

新览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紫薇山下,有30多年的蘑菇种植历史。近年来,长乐农商银行坚持深入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切实把普惠金融重心放在乡村,积极扶持新览村,以“三个聚焦”助力新览村蘑菇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1+N”金融服务模式

新览村自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开始发展蘑菇产业,但因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蘑菇产业规模效益和农民参与度不高,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2000年,该村蘑菇种植大户联合组建食用菌收购点,建立食用菌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近两年,公司逐步扩大规模,吸纳全村种植大户70多户,陈明宏就是其中的一户。

“没有长乐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真是不敢想能把蘑菇产业做得这么大。”近日,陈明宏收到30万元的蘑菇种养信贷资金后表示。近年来,长乐农商银行聚焦新览村蘑菇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整村授信”工程,精准对接蘑菇种养大户,创新“1+N”金融服务模式,即“1个特色产业+多元化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蘑菇产业发展资金难题。今年5月份,该行为新览村提供“整村授信”资金5000万元,并对12户蘑菇种养大户提供预授信资金500万元,全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打造蘑菇经济金融引擎。

做“绿色金融”的践行者

在新览村蘑菇食用菌生产基地种植大棚里,新览村书记介绍:“我们种植出来的蘑菇都是绿色无污染的,用完的废渣再运送到稻田或者蔬菜基地做绿色肥料,这样不断循环利用,不但生态环保,种出来的蘑菇和农作物品质也非常好。”

为了实现循环生态蘑菇种植模式,长乐农商银行主动融入村域发展规划,联合新览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绿色金融的有机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的作用,着力加强同村居、种养大户的沟通联系,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全力支持产业生态化发展,做“共同富裕”的助推者。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对生态养殖户从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专项倾斜,增强农户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做“绿色金融”的践行者。

丰富“蘑菇经济”文化涵养

在新览村文化创意园内,一排排粉刷一新、白墙红瓦的房子引人注目,走进去一看,美术馆、音乐馆、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让人耳目一新。“你们能想象得到这些是以前的蘑菇种植房改造的吗?”说起“蘑菇屋”,家住新览村的陈美芳拿着长乐农商银行刚刚发放的10万元“星级文明贷”兴奋地介绍,“很早以前我们村民都是采用传统粗放方式种植蘑菇,后期这些蘑菇屋用不上了,村支书就带领大家对蘑菇屋进行了人居环境改造,参与环境治理的村民还可以评‘星级文明户’,享受长乐农商银行的优惠利率。”

为推动新览村“蘑菇产业+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长乐农商银行创新推广“星级文明户”普惠金融服务,打造“惠农信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融资新模式,为符合申请条件的村民提供优惠利率,推动村民用“文明分”换取“文明风”,进一步助力新览村走出集蘑菇种植、加工、销售与乡村文旅为一体的新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