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也讨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着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与金融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
科技企业从事技术支撑,为金融机构提供各类技术解决方案,对这些技术企业如何实施有效的监管?可以制定全面、细致的技术及流程规范,使金融机构跟第三方进行合作的时候有章可循。金融云服务商服务的合规性带来比较大的挑战,如何有规则可以依据,来明确彼此的责任、彼此的风险边界,这是面临的问题,金融与技术的边界不能存在模糊性。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广文:
农业强国有五大方面的内涵: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力强,我们国家的农业已经在演进过程中。目前农业企业的发展或者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积累不足的问题,很多主体仍然轻资产推进,在这种轻资产推进的情况下,抵押担保不足,怎么控制风险,怎么在信贷基础上进行改进,怎么由基于个体信用信贷技术转型成为基于信用共同体的信贷模式,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浙江临海农商银行董事长郭丽娅:
在支持乡村振兴方面我们提出了共富的概念——“富口袋、富脑袋”。你成就别人最后也是成就自己,“富口袋”是要帮助弱势群体,“富脑袋”是给小微企业和农户灌输金融知识,农商行最重要的优势就是人缘、地缘,我们银行发展就是基于本土化经营,做实不做虚,深耕当地做普惠,这样广大客户才会回馈我们。
山西河津农商银行董事长刘晋林:
我们坚持扛起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责,扎实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主动争取河津市委、市政府支持,制定出台《河津市“惠·龙门”整村授信暨信用村创建工程实施方案》,被河津市委市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联合河津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出台《河津市关于加快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与河津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该市9个乡镇(街道办)125个行政村全力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组织专业队伍主动上门,重点扶持了柴家养殖、三迁蔬菜、刘村葡萄、连伯韭菜、南里山楂等特色产业发展。
鄂尔多斯银行副行长王利军:
我行通过以普惠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推出乡村振兴的主题卡,用卡各种费用全部免,到目前为止减免各类开卡费、手续费50多万元,为农村个体工商户办理二维码收款码牌,免收各类手续费200多万元,为2万余村民免费办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指导村民利用现代化的支付工具,享受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我们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推出农耕贷、养殖贷相关的信贷产品,通过服务站累计办理个人贷款、涉农贷款达到1.09亿元。
广西桂林漓江农合行董事长汤耀新:
用科技的大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包括推出信贷新产品,以及金融线上贷款平台,我们推出可以全额领现金的信用卡,很多金融产品满足各方的需求,包括在桂林我们首家推出了桂林市民一卡通,直接构建大金融服务链,满足各方金融服务需求,努力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强的地方特色银行。
内蒙古凉城县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刘玉龙:
针对凉城的特殊情况,岱海周边的种植业受到限制,很多农民改成养殖,我们针对养殖推出规模种养贷,养多少牛、养多少羊,我们给他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如果超过信用贷款的额度,比如当地有个海航牧业,养了2万多头牛,通过他的保单进行授信提供贷款支持。
甘肃张家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孙芝和:
在支持县域特色产业方面,我们自始至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为3203户从事餐饮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企业主发放贷款37201万元;为80家宾馆住宿业发放贷款6092万元;为36家(50万元以上)种植大户发放贷款8957万元;为50家养殖大户发放贷款8162万元。
天骐卓越金融家年会组委会主席赵月:
为助力农商银行发展,弥补人才缺口,天骐卓越引入科技研发团队,研创“推出OPR数字化营销效能、数字清收、人才测评”等系列金融转型的数字护航产品,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逐步跃迁持续赋能。
苏州盈天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洪志:针对中小银行获客难、触达难、转化难等问题,我们营销中台领先性的支撑全场景营销需求,实现全渠道用户触达,保障全流程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