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6月26日 > 总第589期 > A5 > 新闻内容
网红店“慢娃儿”包子铺的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曹成刚 关梅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湖北省分行加大金融助残服务

2019年5月3日,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旁开起了一家“特爱包子”,这家枝江“网红店”就是“慢娃儿”包子铺的前身。“特爱包子”作为枝江市残联为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高中班职业教育项目打造的实训品牌,店内面点师均为在校学生,大部分都是聋哑人。在这里,学生不仅掌握了一技之长,挣到了一些生活费,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打开了通往社会的大门。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沟通不便,于旁人而言再简单不过的交流成了孩子们最大的障碍,现做现卖的包子生意也慢慢走向瓶颈期。2022年6月18日,经过学校反复研究讨论,包子铺重整旗鼓,改名为“慢娃儿”,由卖熟食改为生产速冻生胚包子批发销售。成功转型后,包子铺销路渐渐打开,注册了“湖北慢娃儿”商标,开通了抖音直播,当地不少餐饮店也前来大量采购。在2023年“宜荆荆恩”残疾人创业大赛中,“慢娃儿”包子铺更是斩获三等奖。

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慢娃儿”所用原材料均选自枝江当地龙头品牌。由于原材料成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名气越做越大,需求量越来越大,店铺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也越来越多。除开店铺运转所需设备成本、电费成本、场地成本,资金很大程度上被原材料定金占用。眼看着原材料库存一天比一天少,拿不出定金,包子铺将再次陷入困境。

“想要做出品牌做出口碑,我们能保证的就是用更好的材料,做更好吃的包子。让孩子们在社会中自食其力,体会到收获的乐趣,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和激情,也是我们扩大包子铺经营的初衷。我们去了多家银行,都告诉我们不符合相关要求。”周延清带着“慢娃儿”的法人,同样是学生的小唐四处奔走申请贷款,却一直没有结果。正当周延清焦头烂额之际,枝江市残联第一时间联系到农业银行湖北三峡枝江支行,为包子铺送来了金融“及时雨”。

“我本来还担心小唐沟通不方便会比较麻烦,但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非常有耐心,用手机一个一个打字和她交流细节。”回想起当初办理贷款时的场景,周延清依旧历历在目。“之前跑了那么多地方,我都觉得凭我们的条件根本没有希望了,这次多亏了农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原来,就在今年3月,该行与枝江市残联对接搭建的金融助残服务绿色通道开通,加大了对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和助残支付带头人等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了解到“慢娃儿”包子铺的资金需求后,该行迅速行动,将客户信息通过“e推客”平台完成系统推荐,并安排客户经理上门建档办贷,确定采取低息创业贷模式,从贷款调查到审批完成用时仅三天,成功发放贷款20万元,及时缓解了包子铺的资金难题。

“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能继续安心学习和工作,我也跟着放心了。”干净清爽的后厨里,只听得见发酵箱缓慢运作的声音。孩子们安安静静地立在案台前,专注地垂眸,面团在手中被一捏、一揉,眨眼之间,一个个圆滚滚的包子就成了型。就像这群身残志坚、残而有为的孩子,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独特的可爱和完美。

“慢娃儿”包子铺只是农行湖北省分行用情用心守护残疾人就业创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农行湖北省分行积极为县域农村地区有劳动意愿和贷款需求的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成员及助残致富带头人和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扎实做好残疾人群体小额信贷工作,通过“残联推荐、农行办贷”的方式,在湖北全省县域推进“农业银行贷款客户推荐平台(e推客)金融助残服务项目”,推动助残平台覆盖68个县级残联机构。截至2023年5月末,该行共支持助残企业40余家,贷款余额25.95亿元,带动残疾人或其家属860余人就业。还作为唯一金融机构被省政府授予“爱心助残单位”荣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