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6月12日 > 总第587期 > A8 > 新闻内容
金融机构支持共同富裕 创新服务暖心又多样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在温州采访的几天,记者深深领会到了温州人的“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也敬佩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智慧。

改革开放初期,温州人克服“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先天不足,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催生了南存辉、章华妹等一批改革开放先行者,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产生了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全国第一”、非公经济领域的独特“温州现象”。

时移世易,随着时代使命的更迭,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温州依然走出了不寻常路。“金融支持共同富裕指数”评价体系的建设,让抽象的概念量化到数值上,金融机构明确目标、积极落实,到了一线员工的落实上,又转化为了一份份暖心的服务。

在山根村,金融机构帮村民对接名医问诊;在文成县,金融机构建设共享·幸福里社区,为县里老人建设共享洗衣房;在乐清共富工坊,金融机构做“媒人”,为电器企业和工坊牵线搭桥,落实代加工业务,让老人在“家门口”有事做……

共同富裕内涵丰富,在经济学领域,代表了财产财富,包含拥有的金钱、物资、土地等等,加大以上这些方面的支持是金融业的本职担当。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在这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温州金融业的各种尝试和创新,“老花镜”工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他们老有所乐,看似简单的组装工序,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富裕”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金融机构资源丰富。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好各方资源优势,牵线搭桥,为共同富裕提供多样服务?我们相信,金融业还可以有更多的尝试和创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