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农信完善金融服务支持茶产业发展
广西是全国绿茶、黑茶、花茶的主产区之一,茶叶属于广西九张创新名片其中的优势特色农业,带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就业,也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当地一大产业。
如何让“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发展,促进一方振兴,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广西农信机构一直在努力探索。
茉莉花芬芳 幸福生活来
茉莉花开时节,在广西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中华茉莉园里,万亩花田一望无垠,淡香幽浮,花农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茉莉花。“我们夫妻俩打理着3亩花田,花期旺季一天可以收50到60斤,年收入有8万多元。”一位忙着采收的茉莉花农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据了解,花农种植茉莉花的支出主要包括土地租赁费用、购买花苗及农药肥料的资金等,在人工方面多为家庭自主采摘。为了支持这部分花农发展,横县联社传承和弘扬农信社新时代“挎包”精神,推进“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模式,实施“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工程,在全县17个乡镇308个村委社区派驻了112名金融专员,进村入户了解农户资金需求。
同时,该联社实施整村授信,并以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形式支持花农种植茉莉花,贷款金额在50万元以内,其中以20万元的贷款居多,且无需抵押担保。截至2023年4月末,横县联社整村授信已覆盖280个村委,涉及辖内农户数26.31万户,已授信16.92万户,农户授信覆盖率64.29%,农户贷款户数3.14万户,贷款余额62.79亿元。
灵活的信贷模式解决了花农们借贷难的问题,花农们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除了花农,横县联社还加大对花商、茶企等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这朵小小的茉莉花,金融浇灌整个产业链,助力茉莉花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联社针对花商需求现金流大,资金周转快、周期短的特点,多以个人经营性贷款的形式予以资金支持,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期限1—3年,以抵押、保证、信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授信。
而茉莉花生产加工企业贷款资金需求量大,从收购茶叶、茉莉花原料到窨花加工茶叶,流程周期长,前后还需要囤积货源、等待货款回笼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大量预先投入的资金。对此,横县联社对花企、茶厂客户主要以对公贷款的形式投放贷款,期限可长达5年,多样化抵押、担保、质押均可授信,助力企业向标准化、加工专业化、产品品牌化、销售国际化方向发展壮大。该联社积极扩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覆盖面和普惠性,创新信贷产品,优化办贷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茉莉花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和授信覆盖面。
横州云州茶厂的老板谢少平从事茶叶批发有30多年,目前茶厂年销售额超1亿元。横县联社先后累计为谢少平办理抵押贷款共计3400万元。谢少平大姐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农信社的忠实客户,并赞许横县联社是一家最亲民、最温情的银行。
在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和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当地茉莉花产业茁壮成长——横州市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以茉莉花全球集散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茉莉小镇、茉莉极萃园等为载体,构建“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1+9”产业集群,推动茉莉花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世界茉莉花都”之名。目前,横州茉莉花种植面积约12.8万亩,花农约34万人,年产茉莉花鲜花10万吨,年产茉莉花茶9万吨,全市拥有130多家花茶企业。2022年横州茉莉花(茶)综合品牌价值达到218.14亿元。
千年古茶韵 茶烟袅细香
广西梧州六堡茶属于黑茶类,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黑茶市场的兴起,六堡茶逐渐被爱茶人所知。梧州市抓住黑茶市场走俏契机,引导当地农户、企业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并在科技创新、标准制定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加快构建现代茶产业发展体系。
“对于六堡茶,现在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很大,一亩茶园有2500元的补贴。”苍梧县六堡镇六堡村村支书陈常清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苍梧县六堡镇是梧州六堡茶的核心产区。陈常清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种茶、采茶、制茶,六堡茶算是从老一辈手里传承过来产业。“在六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有六堡茶,少的一两亩,多的几十、上百亩,一亩茶管理得好一年能有1.2万元至1.5万元的收入。”陈常清介绍说。
陈常清表示,做六堡茶产业仅仅有政府的扶持还不够,想要做成规模化、有影响力的品牌,还需要金融支持。“我的新茶厂就得到了苍梧农商银行200万元的贷款支持,主要是做生态有机茶,用传统的制造茶技艺,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好茶。”
为支持当地农户发展六堡茶等特色产业,苍梧农商银行将大数据技术与农商行“人熟、地熟、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普惠金融助力地方产业发展步伐。该行员工重拾挎包精神,逐村逐户采集农户信息,并借助广西农信社涉农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个人基础信用信息,并运用于授信分析、贷款发放、征信管理、市场营销、风险防范等领域,实现农户贷款无纸化、线上化。
苍梧农商银行还专门成立了六堡支行,以六堡茶为样本,渗透茶产业“育苗-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生产周期,量身制定“茶叶贷”信贷支持方案,并根据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探索产业链融资新模式,助推构建主体功能互补、利益联结紧密、产业链条贯通的现代化新型茶产业体系。截至4月末,该支行“茶叶贷”余额超1.2亿元。
苍梧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显驹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六堡支行是结合六堡镇特色打造银行本色,通过深化六堡茶文化内涵,树立银行支持六堡茶产业、六堡茶品牌发展的名片,以茶助增收、以茶促振兴,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为做好六堡茶产业链金融服务,苍梧农商银行还结合全县推广种植六堡茶的规划,全面实施茶产业走访调研,精准掌握辖区茶企、茶商、茶农等基本信息和融资难点,兼顾不同主体需求差异性,研发茶农贷、茶商贷、茶企贷,做好从茶苗到茶杯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
截至4月末,苍梧农商银行已发放涉茶贷款2.71亿元,有效推动了建设10万亩六堡茶园,助力实现“广西千亿茶产业半壁江山”。
横县联社金融专员走访茉莉花种植地 韦秋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