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5月15日 > 总第583期 > B1 > 新闻内容
广东农信 创新“四个特色”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广东农信充分利用大系统、大平台优势,加强对接县、镇、村,深入开展特色党建共建,全面推进“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程,推出更多适合县域、乡村振兴的特色产品,全方位开展特色金融合作,计划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亿元贷款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子。

围绕创新特色党建,广东农信充分发挥拥有全省近40%银行网点数量的服务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把党支部建到乡镇支行的得天独厚优势,以实施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构建“1+1+3”党建共建共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积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创新特色工程,健全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广东农信积极探索实施具有农信特色的“户户通”工程,努力推动“党建共建、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金融特派员派驻、三资平台对接、整村授信”全覆盖,践行使命担当。一方面,以“户户通”为抓手,指导新兴、龙门等农商银行从“整村授信”到“整镇授信”再到“全域授信”,把小额信用贷款变成新的信贷增长极,推动金融业务回归本源。另一方面,广东农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户户通“985目标”:通过“进村入户”采集基础信息,推动家庭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信息建档覆盖率达90%以上,解决贷前调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无感授信、批量授信”等方式实现“农户、经营户、受薪户”客群授信覆盖率80%以上,解决贷款审批的信用问题;努力实现贷款签约用款覆盖率超过50%,解决农商银行富余资金出路的信心问题。截至3月末,广东农信辖内66家农商银行授信金额2601亿元;实施“户户通”工程以来,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贷款户数169万户,比2021年末增40.32%。

围绕创新特色产品,广东农信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特点,推出生猪贷、陈皮贷、政银保等800多种乡村振兴特色产品,有力支持多种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截至3月末,广东农信辖内66家农商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250亿元,同比增长18.0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53亿元,同比增长18.63%。

围绕创新特色合作,广东农信促进政银企深度合作,加强与各地市、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搭建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发展大平台。

一是加强与省直部门紧密合作。如广东农信与省农业农村厅签署《“你帮我 我帮你 共促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二是主动对接地市政府共促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广东农信先后与汕头、云浮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户户通”为抓手,有效拓展服务乡村振兴渠道。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合作模式创新。广东农信积极指导辖内农商银行大力支持“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服务好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四是建立行业联盟服务平台。广东农信牵头成立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以平台建设为纽带,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