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葛芹增 翟凯峰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济南农商银行坚守市场定位,始终把服务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作为全行的重要工作,通过积极优化制度、开展专项行动、推动产品和服务渠道创新三项举措,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截至3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788.8亿元,较年初增长48.6亿元,同比多增13.1亿元,本年增幅6.57%,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达67%;支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72.5亿元,较年初增长17.4亿元,同比多增14.2亿元,增幅4.9%,支持民营企业客户4.02万户,同比增加1016户。
政策倾斜
惠企措施更加长效
在前期印发《济南农商银行关于进一步提升信贷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发展的通知》的基础上,该行先后制定建立了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信贷服务优化提升、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案,研究确定了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具体举措,将信贷政策重点向民营企业倾斜。
2022年,该行信贷支持民营企业486户、金额20.5亿元。今年计划单列民营小微企业信贷额度50亿元,占全行信贷投放的80%以上。
专项行动
纾困解难更加灵活
近年来,济南农商银行积极开展个体工商户专项扶持行动,出台“专项额度、灵活期限、免担保费、利率优惠、快速通道”五大利好措施,有效解决了个体经营业主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网格632个,服务社区商户9.98万户,新增投放个体工商户贷款7113户,金额25.9亿元。
该行与济南担保集团合作推出“济担-纾困贷”金融产品,信贷支持9429户,纾困贷款余额17.44亿元,为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复工复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保障。
同时,该行积极开展企业园区专项走访活动,打造园区主办银行,配套园区按揭贷、园区经营贷等系列产品,组织客户经理在园区驻点办公和上门服务,设计专属服务方案,并提供智慧园区、支付结算、上门开卡等各类增值服务。截至目前,已对接园区438家,园区企业3398家,用信53.52亿元。
为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该行推出“一简一降两优化”政策,简化办贷流程,对民营企业贷款实行免收评估费、免抵押登记费、降低贷款利率,实现了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累计让利近3.6亿元;并积极落实再贷款政策,支持普惠小微、民营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82.6亿元;加强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投放“专精特新”名单类企业贷款20.63亿元,各类涉农贷款26.77亿元,绿色信贷20亿元,支持新市民贷款4396户、金额19.81亿元,支持黄河流域贷款88.1亿元。
创新驱动
重点聚焦更加精准
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轻资产特点,该行全力打造“拳头产品”,相继推出“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成长周期的民营企业融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共发放“人才贷”1.6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4.4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6.3亿元,“兴企自由贷”6.33亿元,“政银助微贷”16.4亿元。
该行还自主研发“阳光办贷系统”,推出“阳光办贷码”,实现小额贷款扫码即办、秒批秒贷,大额贷款线上约,上门服务、限时办结,客户可以在线实时监督办贷流程,实现了全流程透明化办贷。截至目前,该行共拓展扫码申贷客户6.36万户、授信金额111亿元。
该行还积极投身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东部科创金融中心”,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要素市场建设等功能建设;设立全省首个“人才贷金融服务窗口”,成为济南市首批“人才银行”。截至目前,共发放“人才贷”34户、金额1.66亿元,占全市总份额的50%以上,位列济南市各银行首位;发放“科技成果转换贷”105户、金额3.31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150户、金额6.33亿元,均处于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