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17日 > 总第580期 > A2 > 新闻内容
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在麦盖提县数日的走访调研和采访,记者感受最真切的,不仅是当地百姓为保护家园,适应、改变大自然环境的勇气和力量,还有边疆人民在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能够积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和全新的发展模式,主动转变传统“靠天吃饭”的观念,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勤劳致富,奔向更美好生活。

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千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沙尘灾害频发,严重制约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麦盖提县大力实施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工程。十年来,已累计实施造林46万亩。如今,每年的春秋季,麦盖提人还会分别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植树造林防风治沙,他们正努力把这片沙漠之中的“瀚海明珠”打造成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如何让曾经偏远落后的农民转变观念?在对不同村庄的多位农户采访中,记者得到了答案,那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实惠,让他们发自内心去主动接受并积极改变。

“麦盖提和‘保险+期货’是真的很有缘,我们也非常重视‘保险+期货’。”在见到麦盖提县委副书记刘志赋时,这是他多次强调的一句话。

自2019年郑商所在麦盖提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县里就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和推进。“当时很多人还搞不明白什么是期货和保险。于是,第一年我们选了一个乡做试点,结果参保的农户当年就受益了,这让村民们感觉很惊喜。”刘志赋说,“几年过去,枣农们成为‘保险+期货’的最大受益者,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不用担心红枣卖不上价,所以主动参保的内生动力就被激发出来。”

随着红枣“保险+期货”在当地发展,枣农的观念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逐步认识到这一模式在防范应对市场价格变动方面的优势,从刚开始“往后躲”到逐步“试试看”,再到现在主动要求参保;从完全不懂到侃侃而谈,枣农成为这一模式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成为最大的推动者。

“‘保险+期货’就是好!”采访过程中,不少农户都对记者这样说。其中很多农户虽然汉语说的并不流利,需要身边的人帮忙翻译,但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和手舞足蹈的比划中,都让记者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发自内心的。

近年来,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以及当地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金融机构、社会团体等支持和帮助,农户们也积极行动起来,不仅种植红枣,还开始学习种养殖技术,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瓜果等农作物,发展庭院养殖、在村里的加工厂打工就业。此外,这里产的多浪羊、安格斯牛,更是远近闻名。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农户们发展生产的信心十足,麦盖提县也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楷模和标杆县。

麦盖提用多年的实践证明,“保险+期货”有效打通了资本市场服务边疆“三农”的“最后一公里”,为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提供了样本和参考,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和新亮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