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10日 > 总第579期 > B4 > 新闻内容
兖州农商银行 “三聚焦”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张岐 张海兵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东兖州农商银行紧跟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记“地方银行”的职责使命,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以支持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责主业,扎实开展普惠金融、整村授信、网格化营销等活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94.58亿元,增幅15.44%;实体贷款余额73.72亿元,增幅16.44%,各项贷款和实体贷款增幅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110家农商银行首位。

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落实落地

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1.32亿元,较年初增加2.23亿元,增幅5.7%。

为精准支持新型农业主体,破解涉农信贷“贷款难、担保难”等难题,该行组织员工逐户上门对接辖内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和样板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区“国企联片 民企联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落实落地。

为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该行持续完善“乡村振兴孵化基地”建设,在全区建设“青创服务站”20个,不断将信贷业务向服务“三农”倾斜,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同时,9名金融挂职副镇长深入了解挂职区域内经济发展动向,全面掌握种养、创业等金融需求,扶持镇域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为挂职镇街重点项目牵线搭桥,积极对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等乡村振兴项目,助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支持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金融助力地方政府制造强市战略,该行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重点园区建设,大力扶持辖内造纸包装、橡胶轮胎、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创新民营企业“产业链”贷款营销模式,大力推广“普惠小微信用贷”“首贷通”等新型贷款产品,凭信用即可获得信贷扶持,破解小微企业主的融资瓶颈。截至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52.56亿元,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均受到过该行的信贷扶持。目前,有贷款余额的企业363家,制造业贷款余额11.66亿元、增幅5.33%。

为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该行还组建了14个金融服务顾问团队,深入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一企一策”金融专业服务,有针对性提供咨询、融资、理财等金融服务,并对于有信贷需求的企业全部给予预授信。切实减轻客户经营负担,用足用好人民银行再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为客户减费让利。截至目前,已累计返还4068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利息460余万元;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出现的暂时性还款困难,做到应延尽延,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40余户,实现了转贷“零成本”“无缝隙”。

金融科技让贷款发放更快捷

为助力区域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该行在着力打造具有额度高、审批快、利率优惠等优势的“端信e贷”品牌的同时,还积极对接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创新推出了“端信支小贷”“端信惠民贷”等贷款产品,并加快推广“鲁担惠农贷”“创业贴息贷”等新型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企业担保难、审批慢的难题。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该行“端信e贷”系列产品投放金额已达23亿元,惠及全区民企8000余户。

为切实提升客户办贷体验,该行建立起了全流程限时办贷机制,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全流程实行办贷时间上限管理,对于超时的严肃问责,绝大部分贷款实现了“当日申报、当日反馈、次日审批”。

同时,大力推广线上办贷模式,创新推出“济e贷”“信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客户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发起贷款申请,系统自动进行客户准入、额度测算和发放贷款,从发起申请到资金到账2分钟之内即可完成,无需找担保,无需跑网点,使申请贷款更加灵活快捷,真正让客户享受到了“足不出户办贷款”的高效服务,擦亮了“百姓银行”的品牌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