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4月03日 > 总第578期 > B3 > 新闻内容
湖北武当山农商银行 “挎包下乡”支持养殖户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聂磊 张洪磊

【农村金融时报】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之际,湖北省丹江口市宏景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里,一头头黄牛健壮结实,一口口肉猪膘肥体壮。“现在这牛呀猪呀过的都是舒坦日子,生产科技化,饲料是机械化搅拌,牧舍是标准化模式,还有请来畜牧站的专家给指导。”合作社汪老板骄傲地对湖北武当山农商银行浪河支行负责人张洪磊介绍:“你们的200万元资金太及时了,有政府助农好政策和农商银行贴心好服务,我这以后的日子肯定更红火。”

汪老板带着儿子一直从事猪牛养殖,从开始养殖的几十头肉牛一路发展到现在100头左右,肉猪150头左右,由于持续的投入,资金压力非常大,出现了资金运转困难。“整个养殖场前前后后投入了近千万元,每年仅饲料钱就要50多万,每年的固定开支加起来要近80多万元。”汪老板说。

今年3月初,该行浪河支行“金融村官”小周从村干部处得知汪老板的困难后,与张洪磊多次上门走访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就在3月21日“春分”当天为合作社送来金融“春雨”,200万元经营性贷款发放到位。据粗略估计,生产规模扩大后合作社养殖场将年出栏肉牛50余头,肉猪200余头,实现经营收入130余万元,并带动了15名当地农户就业。

浪河镇分管乡村振兴的副书记张海啸表示,原先镇上养殖户大多使用自有资金周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现在武当山农商银行派出人员“挎包下乡”,积极与当地政府、产业带头人对接,跟随村干部上门拜访各家养殖户,现场解读农商银行金融惠民政策,现场回答村民疑惑,解决养殖户信息不灵、政策不明、信心不足等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精简的流程将金融贷款发放到客户手中。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