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赣州辖内农商银行服务春耕生产扫描
阳春三月,赣南大地春暖花开。
放眼广袤农村,农资储备、清沟通渠、稻田翻耕、除草育种……明媚的春光,让正“酣”的春耕生产更加忙碌。作为深耕本土的银行,赣州辖内农商银行又在新一年的春天里紧随春耕的“脉动”,唱响了服务春耕的“春天之歌”。
知农情 做好贴心服务
服务于民,首要是问需于民。辖内农户在春耕生产中有什么想法、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这些情况一直牵动着赣州辖内农商银行的服务之心。
“有了农商银行提供的3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今年能多承包100多亩流转耕地,可以增加不少收入。”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的种粮大户刘小文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底他就想扩大种植规模,将承包地扩大一倍。虽说这几年通过种粮有了一定积蓄,资金是否充足他心里也没底,在进退两难时当地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为他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坚定了他扩大规模的信心。
对新年开局生产有信心的不止有兴国的刘小文,信丰嘉定镇的脐橙种植户肖上平,上犹梅水乡的茶叶种植户田小英,宁都县青塘镇的蔬菜种植户何雪华……在今年春耕生产中,农商银行上门入户调查摸底的细心服务,让他们也吃下了“定心丸”。
在走村串户实地调查的同时,赣州辖内农商银行还通过数字赋能,线上对接农户也一同进行。有的运用“深度四扫”信息,开展电话回访调查;有的制作《金融服务需求表》微信表单,在微信群发送;有的在公众号建立服务需求“直通车”,对客户需求快速响应……无论是线下调查情况,还是线上反馈信息,各县(市、区)农商银行每天都组织专人汇总梳理,对农户的意见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发到基层网点,为改进春耕生产服务掌握第一手资料。
合农意 服务效率更高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高效的服务效率是不误“农时”的重要保证。
寻乌县水源乡的潘老板是一位农资经销户。按照往年经验,开春后是农资销售旺季,也是进货备货资金最紧张的时间。由于他去年购了房,导致今年资金流动上有点吃紧。寻乌农商银行了解到情况后,向其推荐了“百福个商e贷”这款纯线上产品,快速满足了他30万元的贷款需求。
这只是赣州辖区农商银行利用线上优势,提高服务效率的一个缩影。江西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工作部负责人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辖内各县(市、区)农商银行尽其所能,在制定《线上服务工作方案》,大力推广“惠农网贷、居民网贷、乡村振兴贷、个商e贷”等通用类产品的同时,利用“云技术”服务春耕生产,加快办贷效率。如信丰的“扫码贷”、兴国的“容缺办”、宁都申贷“直通车”、赣县对信用贷款批量审批的“点审制”等,都为客户增强了快速办贷的体验。
暖农心 降低融资成本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天。在农民朋友将希望种子播撒大地时,赣州全辖农商银行也同样按照能放尽快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为春天的种子注入“金融活水”。
在农商银行鼎力支持下,三月的赣南处处涌动着耕作的“春潮”。开春以来,赣州全辖农商银行情系“三农”、深耕本土,制定下发支持春耕生产的意见或管理提示,单列信贷投放计划,明确信贷投放目标,将水稻、脐橙、蔬菜、油茶、白莲等主导产业和农田基本建设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和领域,把产业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农机经销商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并做到能贷尽贷、应贷尽贷,确保信贷资金及时发放。截至目前,全辖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春耕生产贷款27.7亿元,同比增长8.3%。
“围绕一个‘惠’字,不断降低春耕备播融资成本,是全辖农商银行暖心服务又一举措。”江西省联社赣州辖区党组工作部负责人表示,辖内各成员行根据客户的风险和经营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用足用活用好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对于暂时处于困难,但信用观念较好的,在做到不压贷、不抽贷、不停贷的同时,还给予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和贷款展期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助力春耕生产,确保了金融服务既“普”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