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坚 朱次郎
【农村金融时报】
粮食是国之根本,是民生之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是农发行的根本职责。作为厦门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厦门市分行)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在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对粮食安全提出的新要求,聚焦厦门销区和供应链发达等特点,立足粮食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三度四力”,着力打通产供销链路,做大做强特区“粮食银行”品牌,全力稳住粮食安全“基本盘”。
立足国内,提升增储引粮速度。保障粮食资金供应,是农发行粮食信贷业务应当坚守的根本底线。农发行厦门市分行统筹做好粮食购销储业务,确保粮食资金高效足额供应,全力守护大国粮仓。全力保障粮食收储。贯彻执行粮食储备政策,主动参与粮食收储机制调研,为粮食收储出谋划策。对粮油储备贷款计划需求予以优先保障,及时足额发放粮食储备及轮换贷款,有效支持厦门地区的粮食调控,确保“钱等粮”。大力支持引粮入厦、入闽。对于粮食销区来说,保障粮食供应对于稳定粮食市场至关重要。农发行厦门市分行在做好政策性收储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市场化调销作用,2022年以来,累计向12家市场化收购主体发放贷款126亿元,贷款余额140亿元,支持大中型国企以及优质民营企业,从黑龙江、山东、辽宁、江西等产区购入粮食等农产品超900万吨,大力支持引粮入厦入闽。
放眼全球,拓宽稳产保供广度。厦门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农发行厦门市分行立足发挥厦门沿海港口优势,聚焦粮食等农副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探索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城市行支农之路。畅通粮食国际贸易链。全力支持粮食等农副产品国际贸易发展,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粮食等农副产品进口贷款10亿元,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00笔、金额2亿美元,支持粮食等农副产品进口超100万吨,参加与泰农行线上银企洽谈会,积极帮助企业进口农产品和打开国外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外贸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进口业务,累计投放粮食等农副产品进口贷款4亿元,为该类企业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160笔,金额9000万美元,支持企业购入粮食等农产品60万吨、水产品6000吨,占国际结算业务半壁江山。加大小微外贸企业对接力度。累计为4家小微企业办理国际业务370万美元,其中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5万美元,支持公司出口农产品加工罐头等,助力小微企业“走出去”;为办理国际结算业务345万美元,支持企业购入8700吨粮食。
深耕本土,延伸产业链条长度。深挖与粮食产业链上中下游客户的合作空间,助力厦门打造粮食全产业链优势、拓展粮食产业增值空间。夯实粮食生产根基。深入贯彻“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向2家种业企业发放贷款1500万元,贷款余额1500万元,助力种业振兴行动;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投放6969万元,贷款余额6959万元,有效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强粮食精深加工。及时为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及日常经营提供资金保障,累计向6家粮食加工企业投放9566万元,贷款余额9566万元。畅通仓储物流循环。为提高产品流通效率,累计投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31亿元,贷款余额31亿元,支持4家混业经营的集团客户涉农产业发展。累计向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投放2.6亿元,贷款余额4.1亿元,助力打造厦门物流“新地标”,完善粮食等产品的流通体系建设。
党建领航聚合力。农发行厦门市分行始终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党领导粮食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结合粮食纯销区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建“打造特区粮食银行”品牌,以党建促发展,提出“三干·三抓·三促”工作法,把握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大意义,创新“粮安+”共建模式,与厦门银保监局前往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开展政银党建共建;与中储粮厦门直属库开展银企共建,与大型粮食贸易企业开展联学共建,利用参观粮食仓储基地、学习服务粮食贸易知识活动等方式,在党建共建中政银企共商共促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路径方法,携手政企走出一条具有厦门特色高质量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发展新路。
创新驱动挖潜力。加强全局战略谋划,深入探索高质量服务厦门粮食安全工作路径,将支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首要工作纳入厦门分行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主销区粮食调销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全力支持骨干粮油贸易企业主动融入国内国际粮油市场双循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总结服务粮食供应链企业遇到的问题及措施,撰写《厦门分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的调研报告,并向总行报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主动顺应市场化改革趋势,深挖粮食市场化贸易主体潜力,牢牢把握被总行确定为农村流通体系模式创新试验田机遇,支持混业经营的涉农大型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流通业务,拓展粮棉油信贷业务空间,该模式被总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案例汇编》收录推广。积极宣介推进企业网银、银企直联等线上服务,累计与5家企业开通银企直联,为银企直联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服务;优化网银及手机银行服务,各类电子业务替代率达99.5%以上,居全省首位,持续提高客户黏性。培育优质客户群体。把保障粮油供应和价格稳定作为服务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瞄定对接“市属和区属国企、央企和省企成员、厦门百强重点企业、厦门上市公司、行业百强龙头企业”五个主体粮食供应链企业,构建以大型国有集团为主体的优质客户群,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保供稳价的基础作用。同时,定期收集整理粮食市场化购销潜在客户清单,一一排查清单企业的市场化购销资金需求,加大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民企营销力度,有效培育各类市场购销主体,推动实现优质客户“提级扩面”。
风险防控强实力。把风险防控意识贯穿于粮棉油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和粮食市场变化,完善“钱随粮走、库贷挂钩、专款专用、全程监管”管理等机制,在信贷准入、评级授信、审贷放贷、贷后管理等各环节,严格规范制度执行,落实各项制度规定。尤其是贷后管理,认真做到封闭运行管理要求,严把贷后检查关,严格监督信贷资金按照用途和实际收购进度支付,紧盯关键节点;督促企业履行出库报告制度,扎实开展实地库存检查和生产经营核查,确保库存账实一致。结合粮棉油客户特点,创新信贷管理方式,加大信息化监测手段应用,充分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库存巡查系统和工商税务等外部系统数据,强化大数据分析,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同时,积极宣扬“合规为先、风控为要、全面主动、审慎稳健”的风险合规文化理念,通过一把手谈案防、制作风控理念文化片、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风控理念深入人心。
队伍保障增效力。始终将做好粮棉油信贷队伍梯队建设作为全行干部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新招收员工“入行第一课、必懂粮棉油”,组织粮棉油业务人员“传帮带”。成立粮油客户服务小组,以“金融团队+信贷政策”形式服务粮油供应链客户,为企业配备专职客户经理进行沟通对接,客户经理为贷款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根据年度购销计划等要求,提前做好贷款调查工作。省市县三级联动,开辟办贷“绿色通道”,同步开展优质客户贷款审查审批工作,缩短办贷时间,全力满足优质粮食供应链企业对办贷时效的要求。树立勇担当、挑重任、善作为的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营造创先争优氛围,培养一支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粮棉油信贷队伍。同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开展防范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自查自纠,引导全行员工熟知纪律、敬畏纪律、遵守纪律,永葆清廉政治本色,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林学坚 朱次郎)
图为农发行厦门分行支持中储粮厦门直属局开展粮食收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