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0日 > 总第576期 > A6 > 新闻内容
江西财政政策引导 “农保贷”开启涉农经营主体融资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三月,漫山的桃花开,一片春意盎然。走进中国猕猴桃之乡江西省奉新县赤岸镇丁家村,见到正在为桃树施肥的涂善强,满头大汗的他停下来和记者一行聊起了起来。“农保贷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的资金需求,今年可以多种10几亩的猕猴桃树了。”涂善强说。

据了解,目前他家已经种了120亩的猕猴桃树。这几年猕猴桃价格好、供不应求,他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因此想着要扩大种植规模。而奉新农商银行的“百福·农保贷”很好地解决了其融资需求。

“‘百福·农保贷’是我行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务实举措,主要服务对象是持有农业保险保单的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奉新农商银行普惠部负责人表示,这一产品将解决这些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痛点、难点,拓宽该行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

据悉,在2022年8月份,江西省财政厅会同江西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江西省“农保贷”业务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国率先由财政部门推出全省范围内试行的“农保贷”业务,深入挖掘农业保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着力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农保贷”是指由银行或银行和担保机构合作,为提供农业保险保单的农户发放生产经营性贷款的业务。农户或涉农经营主体在申请生产经营活动贷款时,将提供其合法拥有的农业保险保单,作为贷款增信举措及风险保障措施、银行和担保机构评审加分项,为相应贷款增信,提升贷款可得性。

据了解,江西“农保贷”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突出保单增信的唯一性,同一保单在同一贷款周期内只能增信融资一次;二是突出借收账户的同一性,借款人的借款账户需与农业保险理赔收款账户保持一致,保险理赔款优先用于归还贷款本息;三是突出权利义务的统一性,明确了借款人、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和银行机构各方的职责义务,其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相对等;四是突出财政政策的引导性,财政部门对“农保贷”业务不提供资金支持、不进行风险兜底,仅作为政策引导、行为规范和统一流程标准。

“农保贷”惠农业务,是一种通过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提高农户信用等级、畅通涉农贷款风险缓释渠道所创新的农户融资新方式。人保财险江西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着力落实好财政惠农政策,积极与江西辖内各家金融机构对接,推动“保险+银行+农户”普惠金融创新模式。

“农保贷”业务的推出,得到了江西辖内金融、保险等大多数机构支持和配合,经过半年多的成功试行,探索出了一个流程便捷、广泛接受、多方共赢的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受到广大涉农主体的热烈欢迎。人保财险与工商银行推出“猪保贷”,缓解了生猪养殖户的资金短缺问题;恒邦财险与赣州银行合作推出“蔬菜贷”,为蔬菜种植提供了资金保障;太平洋财险与建设银行合作,在江西省11个设区市全面开展“裕农快贷-农险增信”项目,有效破解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目前,江西省各级财政部门、银行保险监管部门、银行、担保和保险机构已形成共识,加强“农保贷”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其他重点工作的统筹推进,探索形成“农业保险保单增信融资+”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