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0日 > 总第576期 > A2 > 新闻内容
资本补充与改革化险 中小银行应“两手抓”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这一话题被代表委员反复提及。

在之前陆续出炉的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支持中小银行防范化解风险”亦被多地定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

中小银行是普惠金融的生力军,在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加大改革化险力度,有利于其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更加游刃有余地支农支小。

由于中小银行长期以来补充资本的工具相对有限,资本金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多渠道加快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亦成为近年来不断被提及的一大热点。不少中小银行也做出积极尝试,通过发行专项债等方式补充资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际上,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资本补充应联系起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与改革化险应“两手抓”,以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促进其稳健发展。

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而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是重中之重。事实上,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和探索,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高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从600多家降至300多家,不少省份已没有高风险机构。下一步,监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和细化银行业股东监管的规章制度,弥补监管短板。中小银行应完善公司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并不断强化股东行为约束,加强股东资质管理,对股东资质进行穿透式监管,并全面实施股权第三方托管。同时,强化相关部门监督作用、引进优秀管理人才作为高管人选,也是中小银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中小银行也可通过重组来“抱团取暖”,实现“1+1>2”的目标。

另一方面,资本金是银行抵御风险的重要防线。过去三年,人民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发行5500亿元专项债券,专门用于补充中小银行的资本金。下阶段,多元化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依旧十分重要。中小银行应积极通过增资扩股、上市融资、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方式,提升自身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与此同时,加强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也很有必要。这也意味着中小银行需“苦练内功”,增强“造血”能力,继续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发挥区域优势,专注主责主业。此外,中小银行也应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加强金融业务科技创新,打造新金融场景,注重长远发展。

总体而言,中小银行应“双管齐下”,在改革化险的同时注重资本补充,实现良性循环。

本报编辑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