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锐钢
【农村金融时报】
一直以来,江西樟树农商银行坚持聚焦“三农”服务定位,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间地头,浇灌实体经济。
截至2023年2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23.38亿元,已累计为辖内1.53万户农民发放乡村振兴贷款35.14亿元。
“网格金融”延伸服务广度
“要不是有樟树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我的养殖场恐怕早关门了。”樟树市永泰镇农户王志鹏回忆起办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时的经历激动地说。
为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樟树农商银行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网格化金融服务发展战略”,将樟树市255个行政村划分成多个网格,通过采集网格内人口、房屋、小微企业等信息要素,再经过分析整理,最终形成目标客户服务清单,由客户经理挎包出动,进村入网格一一走访,在网格中深入挖掘客户的信贷需求,共计对221个村委的8.5万户村民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授信农户3721户、金额10.6亿元。
助力实体彰显服务力度
为促进辖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樟树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乡镇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家住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的张文强是中药材种植大户,樟树农商银行在了解到他的困难后,立即派客户经理对其开展资信调查、建档评级、信贷授信等工作,仅用3天发放了30万元信用贷款。截至目前该行已经累计向他发放了633.9万元的信贷资金,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樟树农商银行不断加强银企合作和银政联动,组织辖内各支行进村入社区开展金融推介会,精准对接各类小微客群金融服务需求,并依托采集到的小微企业数据,逐户走访核实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及融资需求等情况,不断加大对小微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截至2023年2月末,共办理企业贷款户数1658户,贷款余额53.26亿元。
创新产品体现服务态度
“当时企业可抵押的资产有限,融资遇到瓶颈,是樟树农商银行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了‘抵押+保证+信用’的融资方式,让我们获得了3800万元的抵押贷款、500万元的省服务业发展贷款和1500万元的医药流通信用贷款。”位于张家山镇工业园区的五洲医药公司法人代表彭鹏乐感慨地说道。
为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樟树农商银行创新推广“百福药商贷”,该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可达5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可达3年,充分满足了中药材种植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该行积极组织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对辖内种植户、贸易商、药厂、药店等进行“地毯式”宣传推广,逐户建立档案信息,并针对不同客户制定存贷款、电子银行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计划,实现了对中药材产业发展信贷支持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共为579户发放“百福药商贷”贷款4.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