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源源 李美丽 王爱静 余连斌 肖瑛 王松 黄力辉 韦秋莹 见习记者 李新艳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全国各地的农村金融工作者们都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农村金融时报》特邀多位农信机构“一把手”,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并根据自身实际,总结经验成果,畅谈未来发展之路。
河南许昌市农信办党组副书记、
许昌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常进:
政府工作报告对“三农”领域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许昌农信系统作为长期支持地域“三农”经济的主力军,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先锋队,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以政银合作模式搭建“惠农平台”,开展整村授信,同时积极贯彻落实“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部署,着力加大对全市政府平台、重点项目、“三个一批”、“专精特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服务实体经济。
黑龙江哈尔滨联合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这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理清发展思路、锚定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一步,哈尔滨联合农商银行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聚焦黑龙江省联社提出的打造“六个农信”、实施“六大工程”发展目标,对标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标准,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找准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民营小微企业的契合点、发力点,努力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增量、扩面、降本、提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湖南攸县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涛: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的主办行,攸县农商银行将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
一是在提速度上下功夫。坚守信贷营销优先不松劲,全面加强银政合作,通过银企对接、银村共建、银担共保,全力推动贷款投放换挡提速,不断提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参与度、贡献度。二是在降成本上下功夫。大力推广无还本续贷金融服务,全面贯彻执行减费让利政策,切实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最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在优服务上下功夫。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逐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广西灵川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剑:
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灵川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农村生产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工程,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当好金融政策的宣传员、普惠金融的推广员、服务“三农”的信贷员、乡村振兴的联络员;二是大力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草莓、砂糖橘等相对成熟又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实行“一品一贷”,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三是牢牢守住“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供给,对辖内种植、养殖等产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结合实际提高授信额度;四是通过线上“科技赋能精准画像”与线下“上山下乡进村入户”相结合的模式,优化农户贷款办理流程,不断提高支农覆盖深度和广度。
河南罗山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利民:
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更加坚定了罗山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中,罗山农商银行将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抓手,聚焦产业绿色崛起、乡村建设行动、交旅文创融合,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主办行作用,在支持“两茶一菜”产业发展中擦亮本土银行品牌,在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金融中打造“绿色”银行,在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中依托“何家冲”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银行,在牢记支持“一级四区”新罗山建设中坚守“三农银行”定位。
“十四五”期间,罗山农商银行计划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罗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金融支持。
黑龙江宾州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郭玉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作为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宾州农商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行社和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着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树立“大农贷”观念,依托县域“三黄”特色种植业,深化“谁种地服务谁”这一课题,并结合春耕生产,锚定规模种植户,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为备春耕生产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同时,践行初心使命,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为中、小微企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切实走出支农支小支散新路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黑龙江五常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何承江:
政府工作报告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五常农商银行将结合发展实际,以服务县域“三农”发展为核心,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抓手,以实现“惠企裕民”为服务宗旨,展现地方金融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五常农商银行将加快创新转型,推出更多群众欢迎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客户服务满意度,持续推进风险化解和合规经营,不断提升经营效益,为实现“合规银行、百姓银行、幸福银行”的目标谱写新篇章。
黑龙江延寿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段术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延寿农商银行将坚持扛稳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社会责任,依托“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以规模种植户授信为切入点,采取大田托管“政府+农担担保+财政贴息+银行放贷”协同支农新模式,有效满足不断变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发挥好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职责。
浙江慈溪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沈雨风:
2022年,慈溪农商银行扛起农信机构“支农支小”责任担当,全力做好助企纾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金融服务工作。设立助企纾困资金105亿元,开展“百千万亿助企大行动”,以超常规措施促进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创新推出“粮保宝”专项贷款,加强“和美·兴村贷”推广,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与复旦大学合作创建 “零碳供应链”资信评价体系,开展“慈新计划”“凤凰行动”综合金融服务,并设立100亿元专项资金,加强对“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科创型等企业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慈溪农商银行将着力开展以人为核心、全方位成体系的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全面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湖南嘉禾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向卫平:
从银行业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稳增长”仍是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嘉禾农商银行将聚焦提质增效和转型发展两大主题,重点提升有效信贷投放,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占比,同时突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打造特色普惠金融银行,助力乡村振兴。
嘉禾农商银行以郴州市承办全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强化对嘉禾县文旅产业的信贷支持;利用决策链条短、审批快、利率低的信贷优势和“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信贷特点,主动对接市县重点产业、企业,不断提升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度。
浙江临安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勇:
作为地方涉农金融体系主力军,临安农商银行发挥独特优势,立足本地实际,深耕“三农”主阵地。一方面,全力推进“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工作,深化服务山核桃、竹笋产业、绿色农田试点等地方特色重点涉农项目,加大对家庭农场、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围绕文旅品牌创建,助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遍地开花,与当地民宿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配套“民宿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定制化产品,擦亮“陌上花开 幸福来临”品牌。
接下来,临安农商银行将针对性加大农业现代化、规模化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差异化金融产品和产业链前后端一站式服务,打通金融助农“最后一公里”。
浙江吴兴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法良:
2022年,吴兴农商银行紧扣“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决策部署,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领域信贷需求,通过对新增普惠贷款实行千分之二的专项奖励、百分之三的不良容忍度,着力深化吴兴快贷机制等举措,截至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57亿元,存贷市场份额首次迈入区域金融小冠军行列。
2023年,吴兴农商银行将坚持支农支小支实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以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建设为主线,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融资畅通工程等重点工作,以金融为纽带全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长兴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邱全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农商银行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长兴农商银行将切实扛起农村金融主力军担当,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积极开展“助力共富年”活动,通过“三个聚焦”助力推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发展,进一步向地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倾斜金融资源,助力其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聚焦改革赋能,推动数字化改革与普惠金融融合,大力推广“浙里基财智控应用”及“六宝一生态”产品体系,推进“县乡一体”改革,助力实体发展;聚焦服务深化,以建设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示范区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普惠、绿色普惠、信用普惠、数字普惠,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金融助力。
河南邓州农商银行
党委副书记、行长靳黎磊: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3年,邓州农商银行将聚焦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思路,聚焦特色农业培育、“专精特新”扶持以及“绿色金融”发展,重点加强对各类农业生产主体、龙头企业的服务支持,加大对乡村旅游、种植养殖、“互联网+农业”等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加强信贷产品创新,简化信贷流程,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效率。
同时,聚焦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度;依托社保卡发行和普惠金融渠道建设,推进惠农金融服务“一卡通办”,推动尽快实现农村普惠性金融资金全部通过社保卡发放;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站、金燕e站建设,进一步落实惠民便民工程,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户,综合金融不出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河南正阳农商银行
党委副书记、行长蔡川刚:
政府工作报告从多方面对金融工作把脉定向。正阳农商银行更加坚定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勇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党建+金融”行动,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下沉,提升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大“一村一品贷”推广力度,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贴民心,践行普惠金融。以纯信用、无抵押、循环使用的“金燕e贷”为抓手,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有效缓解本地小微企业和百姓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的金融难题。
三是防风险,打造合规银行。健全涵盖业务经营全过程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全力防范化解风险,提高规范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吉林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国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作为当地县域内规模最大的农村金融机构,将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深耕农村市场,加快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支持乡村振兴和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梨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聚焦梨树“黑土地”保护、粮食安全生产,以“吉信农e贷”“梨树黑金贷”产品为依托,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金融支撑,充分发挥县域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作用。
云南昆明市西山区农信联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尹夔: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为农信社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西山农信将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全力践行普惠金融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在普惠金融上下功夫。聚焦增信贷、解难点、优服务,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增长,全面升级新市民金融服务,以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二是在乡村振兴上下功夫。紧跟地方政府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找准金融助力产业兴旺的支撑点,聚焦“一县一业”,支持休闲农业、绿色果蔬、优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延长产业链,更好发挥好乡村振兴主办行职责。
三是在农旅互动上下功夫。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推进金融创新,助推生态优先、生态文旅、服务贸易相互融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云南曲靖市农信联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旗:
2023年曲靖农信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方向,聚焦服务“三农”的主责主业,突出做好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工作。
一是顺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精耕细作农村市场,以整村授信为基础,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二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着力创新发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建设智慧链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及时满足种植、养殖、制造等行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需求。三是加快贷款投放节奏,及时落实国家政策贴息贷款及减息免息政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广大创业就业人群、新市民、中小微企业。四是聚焦不良贷款存量和增量两个关键,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进一步全面打赢风险化解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