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常熟农商银行 不断推进数据赋能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王军报道 近年来,江苏常熟农商银行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数据赋能,不断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并借助系统新建、迭代等契机,开展相关业务系统数据标准落实工作。该行还上线移动审批系统,实现“即开即批”;采取“线下+线上”双重风控手段防范信用风险,识别高风险业务80余万笔;构建掌上生活平台,虚拟营业厅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感。
长乐农商银行 创新开展“金融+河长制”工作
本报讯 记者陈衍水 通讯员陈文琴报道 为积极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大金融助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近日,长乐农商银行与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人民政府就创新开展“金融+河长制”工作达成战略协议。据悉,“金融+河长制”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不仅是政银双方在加强绿色金融合作方面的新突破,也是长乐农商银行金融助力长乐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水美长乐”建设的生动实践。长乐农商银行将在专项信贷规模、贷款利率优惠、绿色审批通道等方面向获聘“企业河长”的客户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擦亮海滨山水生态底色、打造高颜值海滨山水长乐持续发力。
孝义农商银行 为“三农”送去金融及时雨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任海荣报道 今年以来,山西孝义农商银行积极落实服务“三农”相关政策,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充分了解辖内农户经营情况及贷款需求,为农户春耕备播“保驾护航”。为全面掌握辖内春耕备播资金需求,该行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精准获取全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主体信息,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逐村逐户清单式上门对接,建立贷款资金需求台账,掌握客户的资金需求具体情况。
宁乡农商银行 存款余额突破4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肖瑛 通讯员陈磊报道 2月23日,湖南宁乡农商银行存款余额突破400亿元大关,今年以来存款净增22亿元,市场份额和净增额稳居宁乡市2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开门红”营销活动取得重要成果。
据了解,该行主动融入当地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加大“信用村(诚信社区)、信用商圈(信用小区)”建设推进力度,目前已评定信用村(诚信社区)115个,采集信息户数12.68万户,评级11.67万户,授信6.8万户,拉动了存款稳步增长。
云和农商银行 扶持来料加工为农村妇女增收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陈礼玲报道 云和农商银行今年共先后走访各类来料加工厂40余家,了解各类困难41条,信贷需求300余万元,对于来料加工点的需求,逐一制定了服务方案。来料加工因为投资少、易操作、工作时间地点灵活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加入这个行列,该行始终把扶持来料加工点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助力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送上信贷资金,助推广大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勇闯市场、服务农村群众,形成了“政府支持、妇联推荐、农商行放贷、实现双赢”的长效发展机制。截至今年2月,该行累计成功支持来料加工经纪人创业275人,累计发放贷款5000余万元,间接带动18700位农村妇女从事来料加工。
临漳农信联社 “金融春雨”润春耕
本报讯 记者李美丽 通讯员宋小玉报道 为确保春耕生产开好局,河北临漳农信联社主动问需于民,重点支持小麦生产灌溉、果蔬大棚种植、农业机具购买所需生产资金,打通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一公里”。截至2月15日,该联社春耕备耕资金累计发放257笔、金额1643.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2笔、金额340.21万元。
该联社根据春耕备耕信贷需求广、期限短、用款急等特点,提前与涉农部门沟通协调,安排客户经理积极对接上游的化肥、种子、农机供应商,详细了解经销商、种粮大户春耕生产情况,调查走访下游的集市街道、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户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及资金投入水平,全面摸排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筹资金情况和信贷需求,科学测算春耕备耕信贷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