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06日 > 总第574期 > B1 > 新闻内容
激活“沉睡”资金 让不能贷变放心贷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张炎 赵芳

【农村金融时报】

——浙江新昌农商银行发放首笔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真没想到,不用担保,农房也能办贷款。有了这笔钱,我就可以改造、提高民宿的档次了,真心感谢新昌农商银行。”2月21日,浙江生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农户周伟锋拿到20万元贷款后,对银行客户经理连连表示感谢。

前两年,周伟锋抓住新昌县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的契机,投入资金,将自家农房改造成了颇具影响力的茶语云墅民宿。如今下岩贝村也成了长三角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今年周伟锋打算再投点资金,把民宿的软硬件提升改造一番。

“前两年疫情影响,民宿没赚多少,手头资金太紧张,银行贷款又要有抵押、有担保,要是农房能抵押就好了。”周伟锋不止一次跟村干部感叹。

正好新昌农商银行试点推出了农宅贷产品,该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联系对接。双方配合办理不动产权证,打抵押证明,抵押物价值认定,经过一系列流程后,该行为周伟锋发放了这笔贷款。而这也是新昌县第一笔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据了解,为融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昌农商银行积极与当地农业农村局、不动产中心、试点乡镇东茗乡多次对接,创新金融服务举措,拓展抵押物范围,探索发放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试点推出了“农宅贷”。该产品具有“期限长、额度高、利率低、无需追加担保人”等特点,从“不能贷”到“放心贷”,有效解决了农户“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有效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经营需求,为宅基地改革试点提供了精准的金融服务。

下一步,该行将加大宣传,简化流程,对有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证、有融资需求、有经营项目的“三有”农户优先办理农宅贷,让更多符合农户享受到政策优惠,激活沉睡资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