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06日 > 总第574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 抢抓农时助力陇原春耕生产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南忠航 董博

【农村金融时报】

为抓好春耕备耕工作,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局、起好步,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抢抓农时、提前谋划。今年以来,已累放春耕备耕贷款36.16亿元。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打造“农地银行”特色品牌,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空心村”搬迁后土地复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为甘肃夯实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

河西走廊是名副其实的陇上粮仓。该分行以全省“一核三带”发展战略为依托,充分发挥河西地区地势平缓、耕地成块连片、规模化经营优势,通过土壤改良、优化田间道路等方式,有效扩大耕地面积,促进耕地提质增效。重点围绕酒泉、张掖等地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放贷款32.27亿元,带动建设高标准农田及高效节水灌溉64.78万亩,预计可新增耕地6.64万亩。

基于陇中地区立地条件差、土地碎片化程度高的现状,该分行持续加大对当地撂荒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损毁农田修复等提升耕地供给能力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已投放贷款12.43亿元。通过支持实施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土地流转与标准化改造等项目,有力提升兰州新区、白银等地村集体空闲地、撂荒地产能,带动治理撂荒地10.66万亩,推动实现农村土地节约集约高效永续利用目标。

针对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较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该分行投放贷款6.54亿元,支持兰州新区和临夏开展盐碱地改良以及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复垦。

该分行坚持以“金融服务甘肃种业振兴主力军”为发展目标,抢抓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种业基地的优势机遇,紧盯全省国家级制种大县及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名单,加大对河西玉米制种基地、定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力度,投放贷款4.2亿元,支持临泽县国家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及种子产业园改造提升和兰州新区生态农业产业链整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建设。

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之乡。深冬时节,走进定西渭源县国丰种业公司的种薯繁育大棚,这些重量只有几克到十几克的马铃薯,被称为种薯“原原种”。在农发行贷款的支持下,务工的村民们正在晾晒、分选、挑拣,春耕时这里的马铃薯将会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为支持全省育繁推一体化重点企业做优做强,甘肃分行向国丰种业、敦煌种业、兴农辣椒、圣越农牧等重点企业投放贷款2.34亿元,用于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玉米制种、辣椒采收、白羽肉鸡扩繁等,积极打造全省种业多样化发展格局。

为充分利用甘肃独特的资源禀赋,用好用足政策性银行信贷政策,该分行按照“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的思路,投放贷款3.85亿元,重点推进陇南花椒橄榄、临夏甘南高寒农畜、兰州高原夏菜等种源提升及成果转化应用,在助力春耕备耕增产增收的同时,有效提升“土特产”的产业链价值,进一步提升“甘味”竞争力和影响力。

油橄榄是陇南驰名中外的“独一份”特色农产品,为支持油橄榄春耕备耕生产,从去年三季度开始,陇南分行积极谋划推动,为祥宇油橄榄公司投放农业科技贷款6900万元,支持其收购油橄榄果2.3万吨,用于油橄榄鲜果加工及种子储备。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农资供应,该分行密切关注农资企业的生产重点和流通计划,提前打通办贷“绿色通道”,足额备好信贷资金规模,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议审批、优先投放“五优先”举措,早在去年10月就采取省市县三级行联动的方式,针对性地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第一时间向省农资化肥、磐业农资集团等重点客户发放贷款1.5亿元,用于采购国储化肥及农药生产。同时,为解决农资生产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该分行采取“1+N”供应链模式,向兰州新区石化集团旗下4家小微企业投放贷款1800万元,支持开展农药中间体生产。

为更好地保障全省春耕备耕重要物资战略储备和稳产保供,今年2月中旬,甘肃分行与甘肃能源化工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规划支持其承建的每年50万吨高浓度尿基复合肥等重大农资生产项目建设。该分行从贷款方式、贷款准入、贷款期限、利率定价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优惠政策,并在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定价、信贷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为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低成本中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全力保障全省春耕备耕重点领域农资产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