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2月27日 > 总第573期 > B4 > 新闻内容
潮州农商银行 扎根本土 深耕八大特色产业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廖婷 丁肖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东潮州农商银行扎根本土、深耕“三农”、小微企业,主动融入潮州乡村振兴战略和“一江两城一海湾”战略布局,以服务潮农潮商、专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银行为目标,坚持“一行一特色”,创新打造“金米潮农”“金米潮商”“金米潮仔”三大特色产品体系,瞄准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构筑特色服务场景,走出一条富含潮州特色,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多维切入,打造文旅金融。潮州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非遗项目、文物景观、乡村特色旅游等资源。潮州农商银行凤城支行精准对接文旅产业需求,与区文旅体局、文旅协会、文旅企业达成合作,开发文旅大师贷、文旅名店贷、文旅商惠贷、文旅园福贷、文旅美团贷等文旅系列产品,构建以“政府搭台+产业对接+产品创新+场景打造”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旅金融生态体系,为潮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金融支撑与保障。

激活链圈,打造包装印刷金融。潮安区是全国四大印刷基地之一,包装印刷行业为辖内支柱产业。潮州农商银行在潮安支行设立“包装印刷”特色金融中心,开发包装印刷贷、设备按揭贷等产品,以“银会合作”为契机,搭建VIP特色宣传服务场景,推进银协企跨界合作,为协会会员提供“一揽子”“一站式”金融服务,加强业务链条化整合,拓宽共赢发展之路。

振兴县域,打造蓝色海洋金融。饶平县为潮州市唯一农业县,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潮州农商银行饶平支行结合县域海水养殖、水产品商贸、冷链物流、临港经济等蓝色经济特点,实地调研渔船、培苗、电商链条,打造渔船贷、培苗贷、电商贷等蓝色海洋特色产品,在汛洲岛打造集知识宣传区+舒适茶歇区+救生自助区+便民服务区于一体“海岛金融”服务驿站,并配套支持高质量发展的12项措施,资源配置向县域机构倾斜,推动“蓝色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整合资源,打造陶瓷金融。潮州有“中国瓷都”之称,是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地。凤塘镇、古巷镇、枫溪区一衣带水,以陶瓷产业为端口,发展成为链接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的“金三角”。潮州农商银行凤塘支行围绕区域陶瓷产业链条开发“陶易贷”,紧盯市政府村镇产业园升级改造项目,助推打造现代陶瓷产业园区;实地调研深挖陶瓷企业上下游金融需求,服务陶瓷行业产购销链条,扩大“陶瓷金融”覆盖面。

创新概念,打造古城金融。潮州农商银行人民广场支行以潮州千年古城为切入点,结合“特精融”潮州文化要素,在牌坊街这一重要地标设立牌坊街支行,打造新型概念网点,开发“古城商圈贷”,与古城商户联合构造古城商圈专属服务场景,开展立体化特色宣传活动,塑造潮州农商银行“固农进城”战略精品样板。

扎根乡村,打造茶旅金融。凤凰镇是中国单丛茶之乡,单丛茶已成为潮州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以茶叶为中心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铺开。潮州农商银行调研组深入调研,与茶农茶商探索“茶经济+茶生态”发展模式,紧抓凤凰镇茶叶产业特色,在凤凰支行创新开发茶叶收储贷、茶树贷等产品,打造“茶旅支付”一条街特色场景,助力凤凰镇茶叶飘香,助推潮州单丛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生态优先,打造绿色金融。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潮州农商银行响应“碳中和”、节能减排号召,对接“碳中和”园区、绿色出行、太阳光伏等新能源绿色产业,推行“光伏贷”“新能源网约车”等绿色信贷产品,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专属整体授信特色方案,将农商金融服务融入地方新能源绿色产业建设之中,努力实现金融与绿色经济的良性发展、共荣共生。

深耕苏区,打造红色金融。饶北地区红色资源丰厚,潮州农商银行在红色教育基地茂芝会议纪念馆旁建立“金米普惠金融实践基地”,围绕“红色+党建+信贷+支付+红娃”五大主线,将红色资源与特色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饶北支行开发“红色村”“红色商圈贷”信贷产品、打造“红色支付”,抓好“红娃教育”,力促全方位服务饶北山区,打造具有苏区“红”的特色银行。

潮州农商银行秉持“打造服务潮农潮商、专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银行”战略愿景,截至目前,为八大特色产业提供金融支持19.25亿元。

接下来,该行将坚持支农支小战略方向不动摇,立足本地本土,敏捷高效捕捉特色产业转型发展新需求,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敢于突破,用金融力量为地方特色产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