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张鹤军
【农村金融时报】
——云南宾川农商银行支持乡村特色产业侧记
初春时节,云南宾川县乡村田野里,蒜苗绿绿葱葱,乡亲们正在忙着收蒜苔、挖大蒜,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云南宾川农商银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广大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可获得性、普惠性,大力支持“三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大蒜产业获得丰收,鼓起了蒜农的“钱袋子”。
宾川县大营镇瓦溪村委会厂坡村民小组村民刘丽芳一大早就在田里忙着收蒜苔。“我家今年种了5亩大蒜,每亩可增收1万多元。”刘丽芳边忙着采收蒜苔边解释说:“节令不等人,过几天蒜苔就老了,早上采收后,下午要赶紧去市场卖,大蒜收了还要种苞谷。”
“厂坡村属冷凉地区,耕地低洼,种植葡萄和柑桔容易造成糟根。” 站在大蒜田间,厂坡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李朝军说:“大蒜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有了小额信用贷款支持,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大蒜成为群众冬季增收的特色产业。”
“宾川蒜苔很受欢迎,销路不错,收购的蒜苔发往成都、武汉等城市。”正在宾川农场街收购蒜苔的经销商周志军介绍说:“春节前50多元一公斤,这两天在20元左右,每天交易量在50来吨。”
近年来,宾川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种植户立足实情大胆尝试、探索土地复种轮作轮耕模式,以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科学种植,一年多茬、一地多用,轮作遍布各村,土地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大蒜产业的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催生、带动了大蒜种植、加工、仓储、经销专业大户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
宾川县州城镇山岗村委会水井营村民小组村民李猛在宾川农商银行信用贷款支持下不仅种植大蒜60多亩,还从事大蒜购销,实现年销售600多万元,成为村里大蒜种植经营专业户。
“种得早的农户,蒜苔采收后,大蒜的蒜头也逐步成熟。”正在组织人力挖大蒜的李猛说:“这是从四川温江引进的红皮独蒜,品质好,价格高。这两年大蒜种植户多、面积大,品种优,给农民带来了好收益。”
抓住大蒜产业发展的商机,州城镇蹇街村村民李彩军和李晓星父子在宾川农商银行贷款支持下,成立了宾川彩军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大蒜和蒜种收储、加工、销售为主,为蒜农拓宽了销售市场,让大蒜种得好、卖得俏,2022年收购大蒜4000多吨,销售总额达到5000多万元,成为宾川县大蒜经销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之一。
走进彩军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大蒜收储基地,工人正在对收购的大蒜进行晾晒、分拣、装袋和封箱。
“合作社采用‘线上+线下’‘鲜货+干货’等多条腿走路的方式,让宾川大蒜也搭上电商发展的快车。” 彩军合作社总经理李晓星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大蒜品质好、销路畅,合作社经营发展会更好!”
在支持大蒜产业发展过程中,宾川农商银行坚持普惠金融服务,通过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整村授信”“送贷上门”为基层农村群众提供基础授信、增信。截至2022年末,该行累计发放大蒜种植经营贷款3.39亿元,不断为大蒜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据宾川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宾川县大蒜种植面积达52918亩,产量10.65万吨,产值达到9.4亿元,成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图为宾川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田间向州城镇山岗村委会村民李猛了解大蒜种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