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曾垂易
【农村金融时报】
春风微拂,万物复苏。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八桂大地的种植基地、养殖园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又生机勃勃的好光景。广西北部湾银行早谋划、早安排,做到信贷投放加力度、不误农时加速度、全面服务有温度,全力支持全区农业生产的良好开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基础、添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坚定推进产业振兴
信贷投放加力度
作为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糖业可谓是农民增收的“甜蜜事业”。
“北部湾银行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在我们榨糖高峰期大大推了一把进度。”1月中旬,某糖业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道。临近春节,该糖业公司需大量支付甘蔗款,急需资金扩大生产,北部湾银行江南支行开通绿色通道,快速为其提供1.5亿元授信用于新榨季经营周转,激活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一派春忙景象。
此外,北部湾银行还围绕广西乡村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投入,为农民鼓起钱袋子注入金融动能。截至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40.22亿元,同比增长30.63%。
北部湾银行还因地制宜推出定制金融产品,支持广西各地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南宁横州支行对“茉莉花贷”进行更新迭代,以便在4月份采摘季之前加大支持力度;苍梧支行客户经理奔走在育苗场和茶园间,为企业和茶农送上“六堡茶贷”;还有桑蚕贷、月柿贷、芒果贷、陈皮贷……北部湾银行“一行一品”有效推动“一县一业”模式发展,让更多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富民产业。截至1月末,该行现有小微定制方案130个,贷款余额39.49亿元。
农资贷款送上门
不误农时加速度
“这个手续居然这么容易,在家门口就可以办贷款。”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犁头嘴村的小棚虾养殖户吴华禁不住感叹。2月初,北部湾银行客户经理来到了吴华家中,直接生成了授信额度并提交了贷款申请。据悉,北部湾银行创新研发的小微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了移动平台预授信,在线结合工商、司法、税务等权威数据和本行大数据,可即时生成信用额度,实现“送贷上门”,大大优化了办理流程并提高农户办贷效率。
小棚虾养殖是新兴养殖模式,由于虾农没有抵押物,融资难、额度少,加之受气候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潜在风险让虾农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北部湾银行深入挖掘产业链、供应链等小微群体的融资需求,与涉农担保公司合作,实行“核心企业+担保公司+农户”“产业+担保公司+农户”等合作模式,针对性解决养殖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推出农链贷等创新产品,扎实推进信贷投放增量扩面,让“金融活水”直通乡村“致富田”。通过这种灵活担保模式,吴华和同村的7户养殖户预计共将获得北行春耕惠农信贷资金250万元。
同样的涉农金融服务创新在春忙时节频频涌现。近日,北部湾银行贵港分行落地扬翔饲料合作经销商授信方案。该方案依托核心企业——扬翔饲料公司推荐经营稳定的经销商,引入农担公司进行担保,由银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迅速解决了产业链下游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出3天内就发放了13笔饲料经销商小微贷款,金额655万元。凭借授信额度较高、担保方式灵活、办理简便快捷等优点,“农链贷”等小微贷款业务受到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及上下游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农户的欢迎。
支农平台渠道多
助销增收有温度
在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北部湾银行线上权益平台“好友团”活动通过内搭乡村振兴助农平台、外联优质企业,把金融支持“玩”出了新花样。
春节前夕,北部湾银行邕宁支行通过线上“好友团”权益商城引入和线下团购,带动当地特色蜜柚、花生油、淮山等农特产品销量提升。据统计,仅春节前的一个多月时间,就助力那楼企业销售蜜柚5万多斤、花生油6000多斤、淮山8000多斤。
除了帮销带货,北部湾银行还为当地农户发放“快捷贷”助产增收,支持当地企业推动养殖产业升级。目前,北部湾银行邕宁支行与那楼政府机构、当地特色企业与农户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截至1月末已投放涉农贷款836万元。“有了北部湾银行的支持,今年可以为养殖户进行自动化养殖升级改造,再配套小型产业园及养殖技术支持,把邕宁区三黄鸡养殖做大做强。”广东温氏集团南宁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