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经济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赵然博士表示,一方面数字经济做为重要组成和支撑正在重塑银行业,另一方面银行发挥行业优势,助力数字经济优化发展。
数字化转型赋能金融业务
“通过手机银行发起申请,一键就可以调取电子营业执照信息,扫码就能实现电子印章签章,不需要填写、复印材料,不到10分钟预开立的账号就生成了!”杨先生赞不绝口。
近年来,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为便利企业开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自动化、线上化模式,缩短开户时长,为小微企业实现账户应开尽开、账户即开即用,在提升账户管理质效的同时切实解决企业开户“难、慢、繁”问题。
“感谢交行对我们的大力支持,企业现在已经启动‘3+1’上市计划,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对双方的深入合作充满期待。”郑州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说道。
随着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该企业面临较大资金需求,但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成为制约企业融资的现实难题。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与河南省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了“科技贷”专属金融产品。该分行给予企业800万元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无需抵质押物,仅用2天便投放贷款,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数字金融优化市场环境
郑州银行改变传统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思维,以产业互联网为基础,围绕产融结合新生态,通过郑州银行“五朵云”互联网平台,全面开启对公数字化转型升级,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该行紧跟金融科技潮流,逐步构建“线上化、自动化、场景化”的大数据风控体系,提高数据风控能力。截至2022年12月末,郑州银行“云商”融资余额超78亿元,“云融资”融资余额超215亿元。
漯河银保监分局办公室主任李淑莹告诉记者,数字经济是当前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银行作为全社会产业媒介组织具有天然的纽带作用。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可以依托数据精准全面评估企业状况,为其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用金融力量推动优质企业健康发展。银行对数字经济的积极响应,可以促进尚在观望的企业投身到数字经济中;已经加入数字经济的企业也可以更加积极地响应提升,从而实现数字场景,加快实现银行与优化数字经济的发展格局。
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郑州银行借力金融科技,嵌入产业场景,聚焦产业数字金融,持续通过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和物流等实体行业,用数字化技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行打通PC端企业网银、移动端企业手机银行APP、对公微信金融大厅等三大对公电子渠道,实现了电子渠道间的互联互通。截至2022年12月末,郑州银行对公电子渠道已累计开通7.7万户,集团现金管理为超90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了现金管理解决方案,与近170家中大型集团客户成功对接银企直连,企业网银累计签约客户约5.9万户,业务量笔数515万笔,交易金额1.54万亿元。
同时,该行云服务依托线上平台,为实体客户提供定制的金融及非金融增值服务,积极探索创新场景金融业务模式,增加预售房资金监管、对公移动二维码支付等多项场景金融服务,云服务场景金融累计落地项目超过330个。其中,该行全面服务某建筑企业场景金融业务需求,上线“农民工工资监管+银企直联”业务,代发工资金额近4亿元,有效为农民工工资支付提供了监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