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2月06日 > 总第570期 > A1 > 新闻内容
春耕备耕忙 金融服务“三农”播下及时雨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1月28日,春节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打牢基础。次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粮油生产和春耕备耕总体形势较好,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不误农时抓实抓细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做好春耕备耕生产,事关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各地正努力抓早抓实农作物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各涉农金融机构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支农重点工作,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繁忙景象……

提早谋划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又是一年春来到,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准时上门,了解我们的资金需要,服务很到位。这不,正打算购买一批农机设备呢,银行工作人员就来了。”在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洪军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包洪军看到不远处临安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正朝自己走来,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迎接。

为全面详细了解辖区内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掌握春耕生产情况,浙江农信辖内临安农商银行组织工作人员结合区内农业种植时令特点,与辖内13个镇、378个行政村积极对接,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产品生产、农作物种植、农药、农机经销商等,详细了解农户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户建立服务台账,持续跟踪服务。

“我行充分发挥自身覆盖面广、决策链短的优势,精准对接农户及农业企业对春耕备耕的金融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临安农商银行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黑龙江,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春节前夕,农发行佳木斯市分行向瓮福黑龙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放备春耕贷款6451.5万元,为企业备足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性信贷支持;农发行汤原县支行推出政策,支持企业提前统购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户种植利润空间;黑龙江农信则全面扛起地方金融企业的使命责任,数据显示,2022年,共投放备春耕贷款723亿元,为黑龙江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了农信力量。

这仅仅是金融机构支持春耕备耕的一个缩影。考虑到春耕备耕农时短、资金需求急的特点,大多数金融机构年前就开始布局,或提升授信额度,用于年后的春耕备耕资金储备,真正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优化服务 金融助民提质效

“南浔农商银行的这笔50万元的‘农权共富贷’,对于我们正在备春耕来讲,无异于是一场‘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让我们可以对春耕农机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浙江湖州三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琦旻感慨道。

南浔农商银行突破传统抵押物范围,创新推出“农权共富贷”产品,将农业生产设施抵押产权和农业标准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为农户或企业发放春耕备耕的绿色贷款。

在黑龙江,黑龙江农信系统以银税互动平台、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聚合支付平台、农信社沉淀基础数据为依托,创新推广企易贷、农信易贷、聚合贷、银税贷等信用贷款产品,加强场景类金融创新,提高信用贷款占比。

“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办贷款,用最简便的手续、办最实惠的贷款,缓解了资金周转难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现在都实现了,真心感谢农信社的大力支持。”哈尔滨五常市种粮大户韩喜斌高兴地说,他种了1300多亩水稻,往年都要为备春耕贷款犯愁,如今享受到了五常农商银行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

“目前备春耕农户贷款已全部采取线上服务模式。”黑龙江农信“三农”业务部部长郑铁军介绍,围绕服务“智慧乡村”战略发展,针对农户对便捷性、数字化金融服务的期盼,黑龙江农信积极配套研发“丰收快贷”线上产品,畅通“线上化、一站式、非接触”服务渠道,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户即可线上授信、线上放款、线上还款,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河南西峡,为助力春耕备耕,人行西峡县支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开通春耕备播绿色通道,大幅提升办贷效率。农户可通过手机银行实现自助贷款申请、自助签约放款、自助还款结息等功能,随用随借,惠农E贷、金燕E贷等线上产品受到追捧。

记者发现,不断优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当前金融助力春耕备耕的重要举措。金融机构通过推广手机银行、“云闪付”、POS机具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春耕资金结算便利度。

聚焦种业 加大大豆种植支持力度

“选好良种,是备春耕的关键环节。”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产业客户处王彦宁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累计投放种业贷款6.38亿元,突出重点支持一批“农作物种子企业振兴”企业,支持一批种业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积极支持大豆种子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大豆粮食作物育种联合攻关,提高种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每年春耕时节,是我们企业流动资金使用的关键时期。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通过信用贷款形式给我公司中长期授信额度10亿元,支持大豆玉米等种子生产、加工、制种育种基地项目和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笔授信额度,我们就能运用现代化智能技术进行信息化、精准化管理,全面提升成品种子质量,为农民春耕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抓住“黑龙江省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契机,以预测秋收的粮食产出,决定春播信贷资金的供应,积极开展粮食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业务,支持龙江黑土“稳粮扩豆”的合理性融资需求,引导辖内多家农商银行运用“再贷款+粮食预期收益质押贷”特色模式发放大豆产业贷款,对接涉农主体融资需求。

今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农业农村部提出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金融机构正积极发挥助力春耕备耕的关键支撑作用,为全年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做出贡献。

(本报记者 黄力辉、王爱静、 王松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