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30日 > 总第569期 > B3 > 新闻内容
经营有道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莆田农商银行 存贷规模突破7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陈衍水 通讯员江春火报道 2023年1月9日,福建莆田农商银行存贷款规模突破700亿元大关。其中各项存款416.70亿元,各项贷款283.37亿元。近年来,莆田农商银行秉持“经营聚焦在本土,资金投放在本土”的发展理念,服务本土“产业振兴、乡村振兴”。该行存贷款以年增百亿元的速度攀升,连续3年实现“三连跳”;同时,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并进,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不良率保持在1%以下;经营效益持续向好,2022年上缴税收达2.09亿元。此外,该行在今年的“开门红”首战中,短短9天存贷款增长13亿元。
 

仙桃农商银行 各项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张芳报道 截至2023年1月13日,湖北仙桃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300.42亿元。近年来,该行全面打造整村、整区授信示范点,创新推出“创业贴息贷”“青创贷”等特色产品,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一站式、全品类”产品体系。同时,该行加快网点智慧转型,在全辖布设智能柜台,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信贷服务渠道,客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上完成申贷、审批、放款等流程,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平顶山石龙区农信社 凝心聚力确保“开门红”

本报讯 记者王松 通讯员宋亚琼报道 河南平顶山石龙区农信社围绕省联社、市行首季“开门红”的工作部署,全社上下迅速行动,紧盯各项任务目标,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截至1月12日,该社各项存款余额1939亿元;贷款余额11.42亿元;个人手机银行共25682户。

该社组织召开“开门红”业务推进会,对活动的总体要求再次动员部署,确保各项业务指标扎实推进,如期完成。各网点、部室细化“开门红”落实举措,重点围绕资金组织、贷款投放等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切实抓住年末收官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外拓营销。

为确保2023年首季“开门红”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该社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组深入基层网点、深入企业,积极开展调研指导,及时了解基层网点备战期间存在的困难,及企业资金需求,逐一排忧解难,全面迎战首季“开门红”。
 

南浔农商银行 解锁数字人民币缴税新场景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曹丽燕报道 浙江南浔农商银行积极试点数字人民币业务,目前已实现数字人民币钱包批量代发薪资、医疗缴纳、丰收驿站缴兑等多业务场景打造,为当地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便捷、安全、高效的服务。前不久,浙江南浔和孚星技电脑店通过电子税务局“三方协议缴款”方式,以数字人民币钱包作为税款扣收账户,成功缴纳了所属期2022年12月的增值税及城建税,解锁南浔农商银行数字人民币税费缴纳应用新场景。

据介绍,客户只需要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通过电子税务局线上签订数字人民币授权划缴税(费)款协议,就可以选择数字人民币方式进行缴税。作为税费支付的新方式,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结算”“可控匿名”等特征和优势,可实现免手续费、可离线支付、即时到账,能够大幅节约纳税人缴费人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让纳税人缴费人缴纳税费流程更快、隐私性更强,将提升税款的入库效率、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和纳税体验。
 

九台农商银行 优化电子渠道提升服务能力

本报讯 记者田耿文 见习记者李新艳 通讯员刘华报道 近年来,吉林九台农商银行发挥电子渠道便捷高效、无接触的优势,以设备提能、客户提量、业务提速、服务提档为抓手,提升农村地区线上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该行发挥智慧柜台“多快好省”的优势,加大智能设备布放力度。截至2022年末,共开通智慧柜台225台,网点覆盖率100%,柜面分流率达95.42%,有效解决了乡镇网点面积小、窗口少、排队长的问题。该行采取“线上+线下”宣传营销等业务推广模式,加快社保卡激活和乡村振兴卡发卡。截至2022年末,发放社保卡58万张,乡村振兴卡8万张,覆盖580余个行政村。

针对生活场景,该行开展聚合支付“激活+扩面”活动。同时,加强价格管控和关系维护,采取差异化费率政策,对商户的业务咨询、疑难问题等进行在线解答和操作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