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吕秀仙
【农村金融时报】
——山东兖州农商银行全力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
近年来,山东兖州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和济宁审计中心党委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聚焦新市民兴业创业,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新市民群体,着力解决新市民金融难题,切实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努力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乡”变“故乡”。截至2022年12月末,该行累计信贷支持服务新市民贷款余额15.7亿元,支持新市民5300余户。
信贷扶持
助“湘遇湖南菜”升级提档
“当初开饭馆时,取名湘遇湖南菜,就是希望把正宗的家乡菜带给兖州朋友们,多亏兖州农商银行的信贷扶持,才让我真正在这个城市落地生根。”杨通明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2012年随女友来到兖州,以家乡的龙虾粉为招牌摆摊自主创业,因口味正宗、独特,杨通明的龙虾粉很快便成为了兖州区夜市街上小有名气的网红小吃,生意异常火爆。
眼见生意红火,杨通明就想扩大经营范围,由夜市小吃升级为饭店菜馆,但几十万元的房租和装修费却让这个湖南小伙犯了难。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对新市民走访时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当即根据其实际情况,向他推荐了“创业贴息贷”。
“我一个外乡人,不但能贷款,政府还贴息,真的吗?”杨通明连忙放下手中的活,接过宣传折页认真研读起来。很快,2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就打到了他的账户上。在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扶持下,杨通明的店铺门面装修顺利完成。随着门店的落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感谢兖州农商银行,帮助我实现了创业梦想。”杨通明这名异乡人有了实实在在的“归家感”。
雪中送炭
促“小生意”做大做强
宋泽岩大学毕业后,选择从泰安来到兖州创业。创业初期,经营旧衣回收业务,随着业务拓展不断压占资金,宋泽岩手中的流动资金也捉襟见肘。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通过“四张清单”营销,了解到了他的资金需求,迅速上门对接,向其推荐了创业贴息贷款,并迅速完成了实地调查、信息采集、上报审批等工作。看到手机上10万元贷款资金到账的信息提示,宋泽岩欣喜不已。
“我做的是小本生意,也许对别人而言,区区10万元不值一提,但对于我来说,却是重于千金的信任和支持。”如今,在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下,宋泽岩的旧衣回收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创业之路确实艰辛,但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我一定能把业务做大做强。”宋泽岩逢人就夸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犹如雪中送炭。
纾困解难
让新市民“他乡”变“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是农商银行的暖心服务,为我们纾困解难,才让我真正融入了兖州这个第二故乡。”赵蓓,2019年怀揣梦想独自来到兖州区打拼,在永丰商贸城经营了一家软装店,主营窗帘、灯具、室内装饰材料、地毯、挂画饰品等,因物美价廉,客源不断。近期,有几个楼盘相继交房,客户订单激增,赵蓓急于进货,但却一时资金周转困难。恰巧,兖州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前来商贸城外拓营销,了解到她的资金需求后,向其推荐了“巾帼创业贷”,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20万元的贷款打到了她的账上,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如今,在农商银行的扶持下,赵蓓的经营正渐入佳境,她也在辛勤创业的同时,彻底融入了兖州这座“端信之城”。
近年来,兖州农商银行深化落实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通过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范围等有力举措,倾力支持辖内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消费等领域的金融需求,以实力和担当全力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乐享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