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见习记者 杨均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创新推出“两权抵押”担保模式,即林权抵押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该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权抵押”之路有利于创新贷款风控模式,拓宽“三农”抵押贷款新渠道,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产业布局,赋能乡村振兴,激发“三农”发展新引擎。
位于重庆西北部的潼南,涪琼两江横贯全境,沿江两岸镶嵌着百万亩肥沃的冲击坝地,土地资源丰富,植被丰盛繁茂,这也成就了潼南成渝地区“菜篮子”“米袋子”的美誉。然而,潼南区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但一直未能充分利用,资源处于“沉睡”状态。
为“唤醒”沉睡的资源,助推当地企业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和林业资源,增强闲置资源金融属性,增加企业可担保能力,丰富企业融资渠道,农发行重庆市分行通过抵押担保贷款模式,为当地“三农”项目贷款达17.43亿元,追加办理836亩林地使用权、8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发挥政策性金融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据悉,该分行“两权抵押”担保的成功尝试和探索,将帮助区内企业突破担保资源匮乏、担保方式单一的瓶颈,把资源“天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禀赋,为企业下一步融资抵押拓宽了思路,切实推动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
“两权抵押”担保的惠农活水并非只流经了潼南境内。
近年来,农发行重庆市分行紧扣“产业”纽带,走出了一条具有农发行特色的支农新道路。
据悉,万州区柑橘、柠檬等产业种植规模较小、产业分散、管理弱化,严重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聚合万州区柑橘、柠檬等产业资源,将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整合形成产业链,同时加强支持企业在水稻产业各个环节的职能作用,解决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农发行重庆市分行主动介入、融资融智,创新抵押担保贷款模式,帮助企业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唤醒“沉睡”资源。
在农发行重庆市分行的大力推动下,其辖内各分支行创新开发了多款“两权抵押”信贷产品和信贷模式,“两权抵押”担保创新模式日益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村金融发展空间的有效结合点,有助于推动缓解山城的“三农”融资难题。
上述农发行重庆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两权抵押”担保,可以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是当下“三农”发展的金融“新引擎”。未来,该分行将进一步推动“两权”抵押担保贷款在的深入发展,会有更多像万州、潼南一样的辖内区县乡村,受惠于创新发展的“两权抵押”担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