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16日 > 总第568期 > A6 > 新闻内容
智慧畜牧贷”解锁活体抵押难题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孙静 王瑞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云南红河分行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农行云南红河分行辖内蒙自支行向蒙自市鹏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发放“智慧畜牧贷”2050万元。据悉,该笔贷款系农行红河分行首笔落地的“智慧畜牧贷”,能够有效助推蒙自市畜牧业迈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新进程。

农行红河分行为该公司4778头活体牛打上“智能耳标”,采集活畜生命体征信息,有效支持了生物资产盘点、手机巡检、信息预警等功能,真正实现“一物一码”,让牛有了“数字身份”。同时,银行和牧场可通过“金穗农牧宝”系统对抵押牛只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从而实现活畜的可抵可控,解决了长期以来活体抵押物管理难的问题。

据悉,2021年5月份,云南鹏欣富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上海鹏欣集团与蒙自市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肉牛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在蒙自地区发展肉牛产业,并成立蒙自市鹏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蒙自打造区域特色农业产业,促进蒙自市农业产业化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布局种牛繁育、肉牛养殖、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等方面。公司预期,通过5年时间实现总产值达30亿元、养殖场内常年存栏量不低于5万头的规模。其中,能繁母牛达2万头、年出栏肉牛2万余头,打造滇南地区唯一的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截至目前,该牧场已存栏10970头牛。

随着经营发展的不断向好,公司遇到了牛养殖周期长、回报慢等问题,未来三年流动资金需求极大,但又难以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抵押物,导致公司遭遇融资难题。

为解决该公司迫切的融资需求,农行省、州、市三级行积极联动,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联合制定下发《金融助力云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要求,综合运用各类信贷产品,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场(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产、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实地走访企业进行贷款调查,在人民银行中征系统进行活体牛抵押登记后,农行蒙自支行对蒙自市鹏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授信流动资金贷款6650万元,并于日前成功投放首笔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2050万元,通过“银行信贷+动物活体+数码身份”全新金融模式,破解了公司牧场抵押难、融资难等问题,为公司周转资金不足送来了“及时雨”。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红河分行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不断加大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农行红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长淮表示,此次“智慧畜牧贷”的成功投放,通过创新抵押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效实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不仅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干体现,更是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了畜牧企业融资担保渠道,推动肉牛等绿色特色优势产业扩产能、上规模、强品牌和健康发展。

图为农行蒙自支行客户经理在冷泉镇老哈都牧场对抵押牛只进行清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