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16日 > 总第568期 > A5 > 新闻内容
做实“水地城业”四篇文章 投放额净增额双破百亿元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擦亮服务乡村振兴“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截至2022年末,全行贷款余额377.58亿元,较年初净增110.55亿元,增幅41.4%;全年累计投放贷款140.41亿元,同比增加44.38亿元,增幅46.21%,实现投放额和净增额双破百亿元的目标……这是农发行宜宾市分行交出的虎年成绩单。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按照“坚持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突出项目营销中心;坚持农地项目优先,突出项目营销特色;坚持城乡一体化,突出项目营销力度;坚持长江大保护,突出项目营销责任;坚持优势产业着力,突出项目营销拓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水、地、城、业”四篇文章,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全力擦亮服务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挑起“水”的责任

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长江、金沙江、岷江在宜宾市主城区交汇,形成三江汇流的壮阔景象,长江自此始称“长江”。远眺三江口岸线,这里曾是长江沿岸老工业企业所在地。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第一道关口的宜宾,迫切需要对原企业重新规划搬迁,远离长江沿岸。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结合“长江第一城”生态屏障的区位优势,切实担负起“长江首城”绿色生态发展信贷主力军的重任,组织开展“进大门、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专题走访调研活动,主动向市县党政部门、相关企业及时宣传有关农发行助力长江大保护的政策和导向,同时,针对退岸入园项目优先进入项目储备库,集中全市力量攻坚,加快项目申报审批和贷款投放。

随着4笔共计2.64亿元贷款的陆续到位,该分行已向退岸入园项目发放贷款12.7亿元,在资金的持续支持下,三江口化工围江、污染绕城的局面被打破,天原化工、中元造纸、小作坊、挖沙场等陆续搬迁到远离岸线的临港东部产业园区,搬迁后全面按湿地公园打造布局,让三江六岸绿荫葱葱、生机盎然。

江水汤汤掀千浪,金融活水汇三江。2022年,农发行宜宾市分行认真贯彻“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长江干支流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涵养,已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39.81亿元;围绕“水利银行”品牌建设,加大对供水及水生态治理等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已投放水利贷款11.72亿元。

突出“地”的特色

建好特色产业基地

走在宜宾的街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方酒,当问起宜宾杂粮酒酿造的灵魂时,“红粮”这个词语总是被高频提到。酒都千年酒文化的底蕴,离不开宜宾本地糯红高粱。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主动参与地方土地、产业项目规划之中,形成市县行与地方党政高度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发放6.24亿元贷款支持南溪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建设。

在支持如南溪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背后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灌溉“农地+”项目的通盘大考量。该分行深入调研宜宾“5+2”特色产业布局,围绕“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充分探索融合政府协调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村集体组织优势、村民专业优势,将“农地+”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夯实。

诸如南溪区乡村振兴红高粱特色产业基地,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一头连接着农户的腰包,一头牵动着地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心弦,正谱写着一粒种子变成一滴美酒的传奇。

数据显示,该分行2022年累计获批27个农地项目,金额达122.8亿元,已实现投放30.46亿元。

围绕“城”的融合

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在宜宾市三江新区,锐意进取的动能随处可见。三江新区作为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在稳住经济大盘的重大决策部署下,如何培育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引擎成为一大课题。

近年来,农发行宜宾市分行全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对三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十四五”以来已累计向三江新区投放超15亿元贷款,着力支持把三江新区打造成为宜宾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高能级平台和高质量增长极。

该分行充分认识到重大项目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立足城乡融合重点项目,全力加大信贷投放,给出政策性金融的答案——全力助力一批城乡融合重大项目落地,以信贷投放辐射引领带动更多经济动能在各区县落地。

同时,该分行聚焦宜宾成渝双城经济副中心建设和构建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区域发展定位,紧密对接市县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支持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该分行2022年累计获批城乡一体化项目贷款16个,金额达82.76亿元,强力支持宜宾市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支持新项目落地的基础上,该分行着力加大已批未放贷款投放,全年累计投放贷款超80亿元,支持40余个省、市、县级重点项目建设。

紧扣“业”的发展

力促特色资源变优势产业

“未来的万亩竹林,阳光散落至竹叶,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映衬着蓝天白云。”这幅以竹林为“主角”的生态画卷背后,农业政策性金融亦是“执笔人”之一。

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竹林面积72.47万亩,竹林面积居全市首位、全省第四位,竹资源富集、生态良好,拥有 “中国竹子之乡”“中国长裙竹荪之乡”等响亮名片。但前期竹林大多处于原始自然生长状态,缺少培育提升,竹林生长良莠不齐致使产量低下。

为实现竹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把竹资源真正变为带动区域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农发行宜宾市分行切实发挥好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先后多次与主管部门、企业沟通对接,提供全程化融资融智服务,加快贷款申报,最终1.1亿元贷款快速获得省分行批复。获批后,宜宾市分行根据项目资金需求及时投放1800万元贷款支持项目加快开工建设。

乡村要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农发行宜宾市分行先后支持叙州油樟、南溪酿酒专用粮、江安生猪、长宁竹、高县蚕桑、筠连茶、珙县杉树、兴文稻渔、屏山特色水果等产业不断壮大,已初步助力打造“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样板。2022年,该分行累计投放产业带动贷款37.65亿元,贷款余额65.95亿元,累计带动已脱贫人口14.87万人。

(罗丹 刘德谷)

农发行宜宾市分行信贷支持的南溪区酿酒专用粮项目

该分行信贷支持的长江沿岸生态修复项目

该分行信贷支持的兴文县农文旅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该分行信贷支持的南部新区建设项

该分行信贷支持的书楼古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