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2022年以来,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发挥自身网点优势、资金优势和邮银协同优势,将服务“三农”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战场,制定落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浙江省分行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落实清单》,认真落实各类金融产品技术创新,在山区26县积极拓宽覆盖具有邮储特色的金融服务,形成了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邮储方案”。
特色金融产品助力特色农业
浙江“块状经济”明显,在地理版图上呈现出区域集中、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围绕着区域规模效益明显、综合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产业,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积极做好产品创设和流程优化,把金融活水引流到阡陌田间。
该分行围绕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以“一县一业、一行一品”为思路,打造台州仙居“仙美贷”、金华浦江“葡农贷”、舟山嵊泗“贻贝贷”等十大特色农业贷,为乡村输送金融“造血细胞”。
针对农户普遍存在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贷款难、贷款额度不高等问题,2019年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农担、当地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开展三方合作,通过扩面积、优品质、延链条、强品牌、增效益为目标导向,开发特色“邮柚贷”,向胡柚产业链的种植、贩销、深加工等一二三产业提供信贷支持。
胡柚种植户李维国就是受益者之一。2020年,李维国申请了101万元“邮柚贷”,解决了扩大农场资金不足的难题。如今,李维国的大豪山家庭农场和农香果业专业合作社越做越大,承包基地达300余亩,除了种植胡柚之外,近年来还开发了葡萄柚、香柚等新品种,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建设信用体系促进产业发展
信用贵如金,金融似活水。
多年以来,缺信用、缺信息是农村金融工作中的痛点。为着力打通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梗阻,邮储银行浙江省分行成立省、市、县三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积极推动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创立小额度、广覆盖、纯信用的线上服务模式,凭信用即可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贷”动乡村振兴。目前已评定信用户超30万户、信用村超15000个,线上信用户贷款累计放款超6亿元,逐步形成“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门地处浙东沿海,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第一大县。水产养殖历来是三门县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特别是青蟹养殖,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三门县养殖产业繁盛,养殖塘分布在三门各个乡镇岛屿。为解决养殖户卖青蟹难、青蟹销售不规范等问题,扩大三门青蟹品牌,三门县成立三门青蟹批发交易中心,由商贩下乡入塘收购青蟹,再转至三门青蟹市场销售。邮储银行三门县支行客户经理通过与批发市场等链接对接养殖户,针对渔民身处海岛出行不便,采用“整村授信+送贷入户”的方式,第一时间组建金融小分队上门批量受理,集体授信。仅在三门县涛头村,该行就为100多户村民发放了约2500万元贷款。
据了解,针对三门当地这一致富“领头蟹”,邮储银行三门县支行累计发放“青蟹贷”超5亿元,覆盖饵料、养殖、销售等青蟹产业链,有效解决蟹农蟹商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像“邮柚贷”“青蟹贷”一样,邮储银行“农担贷”“家庭农场贷”“合作社贷”等各类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农户无抵押物、融资难的局面也逐步被打破,金融“活水”源源不断为千万农民的创业创富“输血”又“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