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业银行把金融服务旅游业恢复发展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着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旅游贷款余额达1792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699亿元,年均增长18%。农行各分支行围绕金融支持旅游行业纾困重振、恢复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其中,农行浙江分行通过不断加大对旅游业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力度,支持旅游业整体复工、复产、复业。
神仙居景区位于浙江省仙居县,是国家5A级景区。疫情发生后,该景区客流量和收入锐减六成,2022年初出现资金短缺。在了解到该景区的融资需求后,农行浙江分行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门团队,启动疫情防控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对景区授信25亿元,迅速实现贷款投放12.2亿元,助力景区提升改造服务设施,减轻融资财务负担。2022年,该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和收入均较2019年增长200%,远超历史最高水平。
此外,2022年,农行浙江分行还向当地民宿、特色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累计发放贷款5000余万元,惠及农家乐100多家、民宿50多户,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仙居县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
农行重庆分行以乡村休闲旅游为着力点,通过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重庆市下庄村是四面绝壁的“天坑村”,村书记带领村民开辟天路、发展柑橘种植和休闲观光产业的事迹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案例,该村于2021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庄村近年来客流减少,亟需探索新的破局之路。
2022年2月份,农行重庆分行使用“乡村旅游重点村贷款”产品,向下庄村发放贷款7400万元,支持其整合农村文旅资源,打造研学旅游基地。10月初项目完工后,下庄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新建改建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巴渝传统村落博物馆、愚公讲堂、竹贤乡情馆、村史馆、天路五景等研学旅游点焕然新生,对外开放仅两个多月就已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增收1270万元。
在农行重庆分行的金融支持下,下庄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找到了新方向,村民迈上了共同富裕的新道路。
农行福建分行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聚焦客户痛点,上下联动、快速跟进、精准施策,支持景区解决融资难题。
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地的“六群四楼”组成,于2008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优质的旅游资源。近两年来,福建永定、南靖土楼景区收入减少,信贷资金还本付息出现困难,新建和在建项目出现资金缺口。
2022年2月份和5月份,农行福建分行按照农业银行《关于做好世界遗产景区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先后实施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等服务措施,对永定、南靖土楼景区的3个项目新增授信10亿元,已配合项目进度投放4.45亿元。农行信贷资金的投放,有效缓解了景区偿债压力,解决了新建项目资金需求,随着旅游市场热度回暖,土楼景区迎来恢复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