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郑月平
【农村金融时报】
福建漳平农商银行始终秉承“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打造漳平百姓身边的“邻里银行”。2022年以来,该行结合“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民生的使命担当,组织金融助理走千家、访百企,以邻里间“拉家常”的方式送出普惠金融服务,设身处地为街坊邻里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拉近农商银行与周边邻里的关系,真正让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走进百姓家。
上门服务移动办卡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满足辖区内客户金融服务“就近办、马上办”的服务需求,漳平农商银行全面开展“社保卡送上门”活动,工作人员将柜台搬进家家户户,利用金融科技将政策福利送到百姓手中,让民众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优质金融服务。
得知一家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还未办理第三代社保卡,漳平农商银行菁城支行行长亲自带领金融助理上门服务,带上移动工具包,利用下班时间前往养老院为每位老人办理第三代社保卡。金融助理们像邻里家人一样,耐心细致地解释第三代社保卡的功能和相关金融知识,得到了养老院工作人员和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一天清晨,应一名中年客户的要求,漳平农商银行凯源支行的两名金融助理驾车到海拔较高的乌石隔村,为其年逾80岁、行动不便的父母办理社保卡。因为乌石隔村海拔较高无网络信号,扫脸无法进行身份识别,金融助理们就小心翼翼地把两位老人扶上车,在车上打开自助机具沿着山路慢慢行进,移动着寻找信号源,经过一两个小时的努力,帮助老人成功办理了社保卡。
老人的儿子感激地说:“真是辛苦你们了!”金融助理则挥挥手说:“不辛苦,只要老人及时用上社保卡我们就放心了。”
捐资助学精准办贷
为帮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入学,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漳平农商银行将捐资助学、助学贷款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每年高考过后,金融助理们便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村串户,深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里分发资助宣传材料,详细讲解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金融助理们的耐心讲解受到困难家庭群众的热烈点赞。截止目前,该行已连续9年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辖内100余名贫困学子上学,累计资助金额达60万元,同时该行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贷款资金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支持本地学子上大学,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7829.62万元,助学贷款发放量占辖内助学贷款发放总量80%以上。
2022年,该行又与漳平市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紧跟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兴国”战略部署,搭建起金融助力教育的新平台,进一步发挥专业产品、服务资源等优势,助力人才培养,全力支持漳平市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
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
作为“本土银行”,漳平农商银行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工作。2022年3月份,漳平市紧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该行立即派出10名党员组成突击队前往桂林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细致耐心地与社区工作人员、医疗工作者一起引导辖内群众有序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农商力量。
每逢下班后的夜晚,漳平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们依旧奔波在街头巷尾,和街坊邻居聊聊天、谈谈心,耐心细致为他们答疑解惑,将优质金融服务送上门。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漳平农商银行驻扎在全市194个行政村或社区的64名“金融助理”,到市医院、养老院、贫困户、偏远山村提供上门服务1000多次。他们像街坊邻里一样为需要特殊帮助的客户群体提供贴心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