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2日 > 总第566期 > A5 > 新闻内容
撬动高粱产业“红” “贷”动农户腰包“鼓”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范琳梅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信贷支持自贡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如果种植玉米,每亩地成本最少400元,而种植红高粱每亩地成本大概在260元到280元之间。最吸引我们农户的是订单收购,农发行还能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这让我们放宽了心。”2023年元旦前夕,四川省自贡市村民刘根生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自从2018年他试种2亩红高粱收益不错,村里人纷纷扩种,今年他还准备扩种至5亩。

近年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牢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扎实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地方产业特色,以支持红高粱产业壮大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立足产业优势

主动作为解难题

自贡市地处全省“白酒金三角”,与宜宾、泸州、贵州相邻。自贡本地糯红高粱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出酒率高等特点,其支链淀粉含量达到95%左右,比北方高粱高20个百分点,对白酒特殊风味形成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单宁含量在1.2%至2.0%。

自2017年起,农发行四川省分行重点支持的红高粱收购客户之一——自贡市顺水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自贡市四区及荣县建立红高粱种植收购合作关系,与各区县红高粱种植较为集中的村、镇签订收购协议,明确收购参考价格、种植面积以及收购数量,“订单农业”初具雏形。

2018年,该公司在全市范围内签约红高粱种植基地村增至26个,种植面积约1.5万亩,由各村干部牵头,负责推广和种植红高粱,形成“公司+农户”模式。由区县农业管理部门或顺水农业免费提供红高粱种子,定期安排市农科所专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教学,确保秋收红高粱保质保量,订单农业正式形成。

然而,当自贡红高粱企业更多准备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实施“订单农业”时,大多数农户因考虑到红高粱收购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存在一定风险,都报以“观望”的态度,导致已签订收购协议的红高粱无法按期如数入库,直接影响收购企业后端与川酒企业之前的合作协议。同时,本地民营实体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多为收购旺季临时组建,财务制度不尽完善,亟待规范化发展。

自贡市政府高度重视红高粱产业发展,屡出新政推广红高粱种植,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2019年4月份,经市高粱产业扶贫项目发展联席会讨论通过,《助推自贡市高粱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农发行四川省分行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针对产品有特色、企业有品牌、发展有前景的本地优势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践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能定位。根据省政府打造“川酒”品牌的发展规划,把四川酿酒所需要的糯红高粱产业作为一个突破口,通过支持“川酒”知名企业的上游客户开展粮食收购、建设原粮基地,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

紧跟政策导向

出谋划策优方案

2019年至今,该分行主动向地方农业部门分析形势、介绍政策、上门服务、专题宣传、对口咨询、联动营销,承办政策性金融支持自贡乡村振兴对接会等,围绕“大市场、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的理念,本着“多收粮,收好粮,控风险”的要求,建立起红高粱市场化收购新模式。

该分行与郎酒股份及其子公司——古蔺郎酒兴正商贸有限公司还共同签订《红高粱定向购销风险基金合作协议书》,建立糯红高粱定向购销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支持纳入郎酒供应商推荐名单的企业向农发行申请收购贷。

风险基金由古蔺郎酒兴正商贸有限公司出资筹建,以现金形式缴存于农发行总行指定的风险基金专用账户。供应商准入实行名单制管理,郎酒中标供应商纳入风险基金支持对象名单,即视同完成农发行准入客户,此举大大简化了新客户申贷流程,办贷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创新了农发行特色粮食品种信贷支持模式,对于推进农发行在原有粮油收储信贷业务基础上,积极向支持市场化收购转型,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实行“优化服务”+“减费让利”多措并举,加大支持民营实体企业力度,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优势,通过提供低于市场平均融资利率水平的信贷资金、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精简绿色的办贷流程,切实解了红高粱收购企业的燃眉之需,确保资金在红高粱收购季“开秤”前到位,做到“钱等粮”,将解决民营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落到实处。

强化信贷支持

增收致富促实效

2018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向四川省贡富食品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80万元用于红高粱收购,支持收购红高粱500吨。

该分行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截至2022年底,支持自贡市红高粱收购投放的5.8亿元信贷资金,红高粱贷款投放速度和信贷资金支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该分行坚持将产业帮扶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推动自贡市红高粱种植从自发分散到有组织、集中规模化种植,用“小红粱”撬动“大产业”,带动自贡全市红高粱种植面积从2018年的10.24万亩,提高到2022年的16.69万亩,年总产量从3.64万吨提高到5.84万吨,加速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红高粱产业成为自贡市“10+3”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共带动约22万农户增收,人均增收240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