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2022年已走过。
农金领域正满怀希望与憧憬,迎接崭新的2023年。
过去的一年,我们纠结过、忧虑过、努力过、振奋过、哭过、笑过,最终,我们在探索中收获满满……
新年到来之际,也是《农村金融时报》创刊12年之时。12年的时光见证了我们和农金领域的成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所有读者12年来的陪伴与支持,建议与期许。
12年前,《农村金融时报》诞生之时,我们选择将“要宣传中央农村金融工作方针政策,报道农村金融动态及改革发展经验,加强农村金融工作理论探索与信息交流,提升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农村金融工作”,作为我们的办报宗旨。从此之后,这就成为了我们的初心、使命、责任和担当所在。
12年来,我们不断深入基层一线,捕捉鲜活的新闻素材,脚上有泥、心中有情、眼里有光,讲好农村金融故事,传递农村金融好声音,见证了处于改革与转型中的农村金融活力持续迸发,金融活水普惠更多“三农”领域。
12年来,全国各地的农金人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一线素材,他们饱有情怀,带着泥土芳香,为农村金融事业而努力,也正因为他们的坚守和付出,整个“三农”的生存与发展才会不断向好,广大农民的致富之路才能如此宽敞与明朗。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是国家重视、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农金”新闻报道的关注所在。
回望过去一年,面对疫情影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等困难,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农金人不仅“挺”过来了,还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完成了既定目标。
这一年,他们打造了能征善战的人才队伍,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专注主责主业,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经营发展形势和社会效益,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成为了“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征程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站在2023年新起点上,农金人们势必将面对新挑战和新变革,迎来新变化和新趋势。如何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更深更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的一年所有农金领域从业人员必须为之探索、努力尝试、不断突破的课题。
2023年,让我们珍惜时光,向阳而行,绽放自己。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