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26日 > 总第565期 > B4 > 新闻内容
淅川农商银行 践行“四敢”精神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李镇 党玉印

【农村金融时报】

作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急先锋和主力军, 淅川农商银行围绕推动县域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目标,积极出台“整体授信”实施方案,在全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专项行动,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撬动县域经济实现“量”“效”双提升。截至2022年11月底,该行各项存款188.54亿元,各项贷款127.04亿元,存贷款规模分别占当地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51%和67%。

健全机制

确保干部员工“敢为”

为进一步提升信贷投放的普惠性和均等性,该行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出台《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逐步转变客户经理队伍固化思维,卸下拒贷、惜贷的心理包袱,激励信贷从业人员“敢贷”;优化绩效考核办法,提升首贷比考核权重,集中资源向挣效益的群体倾斜,激发信贷从业人员“愿贷”;结合县域实际创新研发5大类15种贷款产品,实现产业、人群全覆盖,以制度形式明确“上午半日走访制”和全员营销,逐步引导信贷从业人员离开舒适区,走进田间地头弯下腰开展营销。

截至2022年11月底,该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5.47亿元,个人贷款余额33亿元,个人贷款净增额占比较年初提升2.23个百分点,信贷从业人员“敢为”的氛围和基础更加稳固。

适度放权

鼓励各支行“敢闯”

制度制定后,人就是决定性因素,该行将员工工作管理权限下放辖内各支行,鼓励各支行因势而为、创新思路、大胆管理,充分调动全员的营销积极性。同时,给予各支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权和客户营销权,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实事求是的细化制订不同的走访营销方式,避免发生政策与实际水土不服等现象。此外,给予各支行绩效二次考核权限,鼓励各支行内部增设营销龙虎榜,树立营销标杆,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放权给支行对信贷从业人员业绩进行二次考核,彻底打破以往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落后思维,让实干者得荣誉、落实惠。

截至2022年11月底,该行涉农贷款余额98亿元,涉农贷款较上月净增9200万元,“金燕e贷”个人小额贷款较年初净增1.73亿元,弥补了偏远山区和信贷空白领域的有效信贷需求。

加强对接

鼓励引导企业“敢干”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稳就业、稳增长的基础保障作用,为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推动辖内小微型企业解危纾困,该行以“整体授信”为载体,向全社会发布“诚邀社会各界监督公开信”,对照省市县各级政府提供的“三个一批”、省市“重点项目”,“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万人助万企”名单,积极对接市政府、人行下发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项目,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常态化开展政银企互动交流,夯实信贷投放目标储备库,对于有信贷需求的企业,在符合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应贷尽贷。

同时,将阳光办贷、限时办贷、廉洁办贷嵌入办贷全流程,重塑贷款投放机制,施行“123”机制,即1天受理、2天调查、3天投放到位。截至2022年11月底,该行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4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的81.46%。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4亿元,较上年净增1.1亿元,充分满足辖内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暖心服务

激发各类群体“敢首创”

该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普惠金融作为重点,出台助推乡村振兴三年战略实施方案,建立10亿元乡村振兴信贷帮扶专项资金,单列小额贷款增长计划,积极开展整村授信、逐户核贷和“贷贷相传”等活动,计划每年投放小额农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贷款资金不低于6亿元,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截至2022年11月底,该行已完成全县136个行政村的授信全覆盖,累计授信4637户18753万元,用信13658万元。

同时,该行依托“金燕e”系列产品,持续丰富客户的用信体验,以家庭为单元,创新研发了“金燕家易贷”信贷产品,夫妻获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担保,即可予以授信,不仅解决了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更促进了家庭增收致富,全辖已累计发放“金燕家易贷”1365笔、金额4365万元,不仅有力解决了农户融资难、融资慢等现实问题,更提升了农户敢于创业、敢于创新的发展激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