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陈建军 李雪峰
【农村金融时报】
自2022年5月份九龙县入选四川省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第一批试点县以来,农业银行甘孜分行联合辖属九龙县支行快速出台《九龙县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试点方案》,以九龙县发展规划、重点产业为重点,加大乡村振兴各领域的全面支持,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11月末,农业银行九龙县支行新增发放各类贷款4.38亿元、余额23.68亿元,市场份额占比达89%,较年初净增5732万元,贷存比达140%,为全省贷存比最高县域支行,贷款发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金融赋能四大重点领域
支持“三农”发展增效。农业银行九龙支行依托现代农业产业5园区3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向500个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投放贷款8458万元。
支持农旅融合发展。该支行结合“农旅、文旅”业态,围绕汤古镇、乌拉溪镇、魁多镇等生态观光、民宿休闲乡村旅游产业发力,发放贷款1000余万元。
支持清洁能源扩能扩产。该支行发放“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水电项目雅砻江流域公司“孟底沟电站”项目贷款1.85亿元。同时,甘孜分行、九龙支行积极跟进支持久隆公司光伏项目。
支持绿色矿山扩能提质。为支持绿色矿山企业扩能提质,该支行发放绿色矿山贷款4800万元,持续推动九龙县优势矿产可持续发展。
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九龙县幅员面积辽阔、地广人稀,地形主要以高山峡谷为主,从县城到偏远乡镇湾坝镇、洪坝乡开展金融服务需横跨3个州、市(甘孜州、凉山州、雅安市),单边距离超过350公里,车程超7个小时,按照以往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很难将现代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针对服务堵点、难点,甘孜分行、九龙支行开展3项服务方式及产品创新。
创新联合服务。今年8月,九龙支行首次联手雅安石棉县支行开展送优质金融服务上门活动,完成对九龙县偏远乡镇群众急需办理的办卡、密码重置、挂失补卡等金融服务,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在家门口。通过创新跨区联合金融服务方式,解决了金融机构网点、人员不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让偏远乡镇百姓享受到了现代金融,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
创新服务渠道。为满足已脱贫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该支行在乃渠镇七日村创新推出“石榴籽”金融工作室,综合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各项金融产品政策、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诈骗等,累计期次近30期。同时,结合文明实践和民族团结进家庭活动,开展诚信宣讲、征信普及,培养信用户,打造信用村,提升文明乡风、家风。
推广创新产品。根据九龙县乡村建设规划,该支行率先推广农行四川省分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贷”,并于今年8月向九龙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乌拉溪河坝村投放全州首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强村贷”150万元,有效支持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资产,助力农民增收,开启了“农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的新模式。
金融场景助力诚信乡村建设
助力诚信乡村建设。农业银行九龙支行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该支行在全县共创建信用乡镇12个,信用村14个(累计24个),信用覆盖面不断扩大,充分发挥了信用信息服务农户的融资功能,更好解决了已脱贫群众发展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资金需求问题。该支行结合农户信息建档工作,以信用方式向500余户农户发放贷款8000余万元,为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助力数字乡村建设。该支行打造“三农”特色的服务平台,以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为抓手,着力提供智慧金融解决方案。今年,该支行在全县16个乡镇61个行政村构建了智慧信贷场景,通过“送码入户,一键贷款”,实现惠农e贷全覆盖。
截至11月末,该支行共建设县级智慧乡村服务平台1个,通过移动终端建立农户信息档案1000余户,其中600余人通过农行掌上银行乡村版成功申请贷款,申贷金额超1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办理贷款的便利性、精准性。同时,该支行还将为县人民医院搭建智慧医疗场景,解决县医院收费渠道单一、群众就诊不便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