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26日 > 总第565期 > A4 > 新闻内容
深耕十载 筑梦红河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瑞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红河分行“这十年”的金融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银行云南红河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面向“三农”基本定位,不断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把政策资源持续向县域农村倾斜,努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金融答卷。

这十年,农业银行红河分行不断强化党建引领,自主创新“扶贫路·石榴籽”党团共建工作品牌,坚持文化驱动,围绕“党建+文化”“党建+工建”“党建+团建”,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帮扶突击队、扶贫突击队等,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和普惠小微企业、疫情防控等多个“急、难、险、重、新”工作中作出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存贷规模超700亿元,其中存款规模超387亿元,是2012年末242亿元的1.6倍;贷款规模近300亿元,是10年前的2倍,较2012年末增长了147.66亿元,增长率为100.92%。期间,累计投放对公贷款679.31亿元、个人贷款365.91亿元,为红河州重大项目融资、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升级、普惠小微民生等领域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了业务规模、经营效益、发展质量、市场形象同步提升。

支持实体经济倾全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经济兴则金融兴,金融活则经济活,两者相生相伴、共生共荣。农业银行红河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服务国家“稳增长、稳投资”战略布局,十年来,紧密结合红河州经济金融资源禀赋,积极服务重大战略项目,以信贷投放为主要抓手,综合运用地方债、经营性固定资产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有力支持了红河州实体经济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向地方经济产业投放贷款1115.89亿元。

为助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十年来,该分行围绕公路、铁路、能源、水利、新型城镇化等民生领域重点项目,累计投放弥蒙高铁、蒙屏高速、石屏大型灌区工程、天然气管道开远-蒙自支线建设、开远“美丽县城”等项目贷款102.25亿元。2022年10月9日成功投放红河州首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目前成功获批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8个、金额5.29亿元,已实现投放项目2个、金额1581.72万元,拟介入中长期制造业贷款项目3个、金额7.4亿元,有效助力当地政府“稳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

在实际工作中,该分行充分发挥“投、贷、债”联动优势,持续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承销和重点项目配套融资工作,自2019年开始承做专项债以来,共参与全州80个专项债项目包装,包装发行金额115.49亿元,位居州内金融同业前列,有力支持红河州重点项目推进及地方经济发展。

绿色金融是赋能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该分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等“六大绿色产业”,积极探索产品创新,增强绿色信贷投放能力,截至2022年11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37.2亿元。2022年初,该分行与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农银碳服”合作协议,交易平台直连中碳登系统,成为全省农业银行系统首家碳交易市场客户,随后与开远市鸿源实业有限公司签约全省首笔“资金保付”业务,实现煤炭企业买卖双方线上交易全流程资金结算。截至目前,该分行已成功营销18家煤炭企业签约农行保付子合约并完成平台入驻,且实现煤炭线上交易量达18.84万吨,成交金额达7725万元。该分行还为入驻平台的3家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486万元,正在为园区主体公司申报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干实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坚持“姓农”“为农”,把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以来,该分行累计在县域投放贷款1115.89亿元,累计投放涉农贷款856.06亿元,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累计支持达19.05亿元。

该分行充分发挥总行“三农产品创新基地”优势,围绕红河州“一县一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开展“一项目一方案一团队”专项服务,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为有效降低“三农”信贷融资成本,有效推动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工作,提高批量办理农户贷款效率,陆续创新推出屏边“金猕贷”、泸西“乡村振兴贷”、建水“乡村振兴·特色农业e贷”、蒙自“乡村振兴·枇杷贷”“乡村振兴·核心烟区贷”等,几年来累计投放各类“乡村振兴”三农特色贷款4万余笔、金额19亿元,发放乡村振兴卡70745张,累计带动9719户、37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这些都是该分行助推红河州乡村振兴的坚实足迹。

该分行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地区信贷投入和主要帮扶政策稳定。全力支持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信贷管理、业务流程、资源配置、利率定价等差异化政策措施。自2016年来,州县两级农行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的资助标准支持乡村振兴挂钩帮扶点红河县三村乡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6年来累计资助14名贫困家庭大学生24万元。

在脱贫攻坚阶段,该分行党委积极响应“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要求,在多民族且集“老、少、边、穷、战”为一体的红河州创新开展富有农行特色的集党建工作丰富内涵、工作机制创新、“人财物”资源整合、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等为一体的“扶贫路·石榴籽计划”,组建金融扶贫攻坚团队,开启“白+黑”“5+2”工作模式,走访协调乡镇府和村委会、下乡收集资料、整理录入信息、周详组织放款、协助企业收集带贫依据……每人有分工、每天有进度、每周作回顾,不误一秒一分、不漏一人一力,全年、全员推进金融扶贫工作。2021年4月,该分行荣获“云南省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推动普惠金融广覆盖

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发挥点多面广优势,统筹线上线下服务,大力推广“农银e贷”产品体系,构建了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不断丰富融资场景、满足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向普惠客户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且“便捷、安全、低价、可获得”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为1654家小微法人企业提供39.93亿元的信贷资金,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为助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该分行不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体系,做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全面金融支持。针对各县(市)重点产业及时推进“一县一业”金融服务,创新推出烟农贷、枇杷贷、葡萄贷等“惠农e贷”系列特色产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户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难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农户通过手机银行申请,由系统自动审批,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农户贷款服务,贷款随借随还、循环使用,充分贴合农户资金需求特点。近年来,“惠农e贷”已成为该分行服务农户的拳头产品,目前已在红河州辖内846个行政村推进农户信息建档,“惠农e贷”行政村覆盖率达81.35%,累计投放“惠农e贷”70亿元,惠及5万余户农户;累计投放“富民贷”7552万元,惠及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户1000余户。

努力打造“惠农通”服务点成为农村金融新窗口。该分行已在全州建立338个“惠农通”服务点,服务点乡镇覆盖率达100%。“惠农通”服务点能够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引荐业务,进一步配合惠民惠农“一卡通”、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惠农信用卡、惠农理财、国债下乡以及农户信息建档等业务营销。截至2022年11月末,累计通过“惠农通”服务点引荐微银行两险缴费1628笔,累计发生金融性交易19869笔、金额2118万元,银行卡查询、话费支付查询等非金融性交易8863笔。

加快数字化转型更便捷

为了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努力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金融+非金融”一站式服务场景,真正从客户视角出发,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客户综合化、个性化的需求。

2019年4月,该分行首次在红河县成功上线“刷脸取款”,逐步实现ATM无卡取款。依托移动PAD提供的离行业务办理功能,该分行不断延伸拓展服务范围和半径,客户经理走出网点,来到客户身边办理掌银、借记卡、个人贷款、财富配置、账户年检等业务,让客户少走路,让服务更贴心,真正做到“群众的金融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

十年来,该分行积极探索“智慧转型+场景营销”模式,助力“数字红河”发展规划,不断将金融服务嵌入民生、政务、医疗、校园、旅游等各类客户常用、高频的生活场景,积极构建场景化、一站式、全方位的智慧生活生态圈。目前,累计拓展活跃智慧场景171个,项目总投资超2000万元,智慧场景触达掌银客户数达10.4万户。

该分行本着“让数据多跑腿、让用户少跑腿、让收费更简单”的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管理”三个维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与建水实验中学共同成功搭建了“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真正实现“省人、省时、省力、省心”的高效缴费模式,这是该分行面向学校互联网场景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实现了收/缴费无介质化、教学管理数字化、产品营销批量化的多赢局面,截至目前,触发26万余笔线上缴费交易,交易总金额达1.26亿元,带动掌银月活客户2.36万户。

近几年,该分行在建水县、河口县、泸西县等打造“智慧医疗”类平台10个,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病人能手机一键找专家、能看病、看好病,一键实现“管、挂、查、缴”,医院管理事务也更加规范、科学、高效、便捷。同时,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上线红河州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系统功能扩展项目、红河州人民法院“一案一账户系统”诉讼服务一体机项目等“智慧政务”场景5个。

该分行聚焦县域农村客户“不会用、不敢用、操作流程长”等痛点,大力推广主打“简洁、专属、优惠”的掌上银行乡村版,经过多次功能迭代升级,逐步成为更贴近县域农村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和使用习惯的“新农具”。从2012年1.0到2022年7.5版本成功上线,历经十年成长,该分行掌银注册用户已达85.3万户、月活客户30.6万户,在当地金融同业中市场份额排名首位。

为了满足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需要,2019年,泸西县成功上线全省农行首家“三资”管理平台,不仅协助县、乡、村三级政府有效管理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还整合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资金监管、线上融资、支付结算、股权管理、产权交易、乡村治理、金融服务等功能,助力“三资”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为农村摸清家底,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有效途径。目前,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已与州内10个县(市)签署“三资”合作协议,并基本完成平台初期建设,累计运转平台资金1.78亿元。其中,泸西“三资”平台已完成银企直连搭建,实现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专户资金的划转工作。

跨境金融服务有特色

2012年以来,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坚持以跨境金融数字经济发展和转型为契机,不断推动跨境金融数字化改革,引领延边金融和自贸经济开创发展新格局,跨境金融改革走出了一条以河口支行为特色引领的数字化发展之路,为中越经济开放发展注入新活力。

十年来,农业银行红河河口支行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434亿元,结售汇24.7亿美元,长期保持了较高的系统贡献度,系统内贡献度从2012年的18.3%提升至2021年的44.1%,最高时达到55.9%,占据了云南农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半壁江山。

自2003年5月开办人民币现钞进出境调运业务以来,河口支行共调运人民币现钞入境189笔、14.1亿元,出境20笔、1950万元。创下了“调运时间最短、成本最低、调运操作方式最便捷”三个“最”,开启了云南省通过边境陆路口岸直接与周边国家开展外币现钞进出境调运工作的先河,为对越结算中越南盾现钞来源及头寸消化问题提供了“农行方案”。

2015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河口分中心挂牌成立以来,推动了农行河口支行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中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完整的非主要货币报价、交易机制。2022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银行泛亚业务中心河口分中心成功办理云南自贸试验区首笔区域联动非主要货币清算业务,金额10.32亿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30万元),实现了云南自贸试验区首笔越南盾资金在境内的原币划转及落地清算,清算模式由河口分中心汇兑拓展至境内任一银行汇兑,有效延伸了非主要货币服务触角。随着RCEP的深入推进,中越两国边境贸易合作日趋紧密,边贸结算量日益增大,这一新的清算模式,不仅为中越跨境支付结算提供了便利,也为云南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的非主要货币清算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2020年8月6日,农行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支行挂牌成立,并形成了“两行一部一中心”(即河口县支行、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支行、河口县支行国际金融部和泛亚业务中心河口分中心)遥遥领先的“四轮驱动”立体服务体系,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外汇业务、“单一窗口”购付汇业务、“跨境E证通”、线上衍生品业务等全国、全省首笔、首单跨境金融创新产品相继落地农行红河河口支行,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服务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对外开放水平的能力。

惠企利民有温度

十年来,农业银行红河分行以“金融为民”为出发点,大力实施“服务升温工程”,多措并举提供有温度、人性化的客户体验,致力打造“用心服务常态化、升温服务品牌化”金字招牌。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体验更佳的“农情服务”。

该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减费让利,落实落细降费政策,坚决做到“降费不降服务”,全力推进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对受疫情影响的客户主动宣传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截至2022年11月末,该分行共为24户小微企业实施延期偿还贷款本金,金额3295.63万元,实施延期支付贷款利息客户24户,延期付息金额45.33万元。

该分行优先满足个人贷款投放需求,助力百姓安居乐业,这十年与超过500个楼盘合作,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66万笔、金额96亿元,截至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0.86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了51亿元。针对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该分行大力推广工人“筑福卡”专属借记卡,减免工本费、年费、短信服务费、ATM跨行取现手续费等多项费用,并将工资开卡业务延伸到企业、服务到工地,落实“一人一卡”实名制,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及时发放,累计发放“筑福卡”4656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掌银“大字版”的推出是农业银行开展适老化改造、服务“银发人群”的一件实事,也是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一个缩影。针对老年客群金融服务特点,该分行聚焦数字化时代老年人高频金融需求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并举,做到主动服务、专属服务、及时跟进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办理银行业务中遇到的难题。解决老年人对智能服务不会用、不敢用、不愿用的情况,定期深入网点周边社区、养老院、老年食堂等开展智能设备使用教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200余场。

践行社会责任显担当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支持复工复产,从落实“六稳六保”到服务新发展格局,农业银行红河分行闻令而动、听令而行,持续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自2020年1月25日以来,该分行重点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重点企业名单客户12户、35.83亿元。强化优化信贷投放的力度和结构,继续通过快速响应、政策倾斜、规模保障、利率优惠、审批优先、简化流程等信贷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累计向受疫情影响企业投放贷款190.95亿元,贷款余额79.5亿元。

同时,该分行强化“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按照“认真负责、主动服务”原则,积极做好特殊时期的个贷客户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与广大个贷客户共克时艰、共渡难关。针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客户,该分行通过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设置宽限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纾困解难,降低还款压力。今年以来,该分行累计为939户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客户纾困解难,金额8873万元。

十年来,该分行积极践行国有大行社会责任及担当,在民生保障领域主动参与、主动响应、主动作为;在市民参保的“急难愁盼”问题上,积极做好金融社保IC卡发放工作,目前已在红河地区累计发放超43.8万张,通过农业银行渠道累计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0.1万户,有力支持了州、市、区、县社保、医保改革,积极响应了人民群众社保、医保线上服务的需求。

该分行素有“浓情拥军”的优良传统,积极协助做好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等工作,成功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超29280人次,在全州已办理总人数中占比近45.82%。

积跬步,至千里;新起点,新征程。农业银行红河分行将继续坚守初心本源,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坚持将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融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小微等各方面,以更高站位和更高标准,奋力书写金融服务红河大地的崭新篇章。 (王瑞)

该分行信贷支持的红河州基础设施建设

2022 年 10 月,该分行与建水实验中学共同举办“智慧校园”场景应用启动仪式

该分行投放“惠农 e 贷”支持弥勒地区葡萄种植产业

2019 年初,该分行在州内深度贫困地区率先上线“刷脸取款”功能

该分行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农 e 贷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